课件编号20001054

202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评估卷04(陕西专用)(解析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887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评估
    202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评估卷04(陕西专用) 全解全析 1.D 2.A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最早赞扬了隐逸生活中的精神愉悦”混淆文意。第一段中说《诗经·卫风·考槃》描述了一种隐逸之士的独乐状态:“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诗经》最初的阐释者们将“考”释为“成”,而将“槃”释为“乐”,从而让这首诗成为隐逸生活中精神愉悦状态的颂歌。无法由此得出它是“最早赞扬了隐逸生活中的精神愉悦”。 B.“‘心泰’‘心诚’,最终达到‘循理’”错,原文第二段说:在心泰的基础上达到心诚,在心诚的基础上能“循理”,通过循理而达到与万物一体,顺生随性,在这个状态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可见“心泰”“心诚”不是并列关系,最终达到的也不是“循理”,而是通过循理而达到与万物一体。 C.“也是宋明理学的核心”错,扩大了范围。原文第二段“心泰也是宋明理学阐释孔颜之乐的核心”,可见,不是宋明理学的核心。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主要是为了证明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丰富”错,第一段引用《诗经》和老子的相关内容,是为了论证“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一种不受功利束缚的人的生存的自由状态和这一自由状态所带来的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悦”,进而引出本文的中心,“北宋哲宗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中至少还有三种愉悦可以被归为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悦”。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C.“超越了生死”错,庄子并没有超越生死,他只是“超越了生死之情”。这是庄子的生死观,不是“超能力”。 故选C。 4.C 5.A 6.①为华夏先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息繁衍基地; ②易于垦殖,孕育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③略带碱性的黄土,促进了彩陶文明发展。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谷子、糜子和大豆”错误,文章说“谷子和糜子这两种耐旱的农作物种于干旱少雨的黄河流域再合适不过了”,“成为中国北方的种植首选”的应是“谷子和糜子”,而非“谷子、糜子和大豆”,选项扩大了范围。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严文明认为……”错误,“黄土地带分布与彩陶文明紧密相关”是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的观点,至于“较之酸性的红色粘土,略带碱性的黄土中的粘土更适合制作浅色精致陶器”是文章中的观点,选项曲解了文意。 C.“其中庙底沟式彩陶和马家窑彩陶呈现出的漩涡状花纹,就是聚落临水而建的结果”错误,根据文章第七段“以通体施彩而著称的马家窑彩陶,恣意旋转的线条勾画出的连续漩涡状花纹……出现这种漩涡状花纹并非偶然,其中也包含着地理的必然。由于最基本生活的需要,人类早期的聚落都是临水而建……”,呈现出的漩涡状花纹的只有“马家窑彩陶”,不包含“庙底沟式彩陶”,选项整合失当。 D.“注定会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错误,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只能推断出“黄河流域古都众多,不可移动文物最丰富,重大考古发现次数最多,文物遗存分布最密集”,但不能由此得出“注定会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的结论,选项逻辑失当。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在黄河的搬运下,黄土高原的肥沃泥沙倾斜而出,于河洛一带及下游形成的河流阶地和冲积平原,给华夏先民提供了需要的生息繁衍基地”,“黄土”为华夏先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息繁衍基地; “黄河夹杂着泥沙,在黄土高原上奔流而过,孕育了繁盛的农业文明”,“黄土”易于垦殖,孕育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认为彩陶文明与黄土地带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略带碱性的黄土,促进了彩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