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03192

11.1《谏逐客书》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18993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1,谏逐客书,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篇 谏逐客书 时代背景 战国七雄: 韩、赵、魏、楚、燕、齐 连横 远交近攻 郑国———郑国渠 秦始皇嬴政———逐客令 李斯———奏折《谏逐客书》 合纵 知人论世 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人。青年时代的李斯在楚国做过小吏,后师从儒学家荀子习“帝王之术”,与韩非是同窗。他继承了商鞅、荀子、韩非等人的思想,是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纳李斯废除分封制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书同文车同轨,从而巩固了秦王朝政权。 面对当时的贵族主张恢复分封制的复辟活动,他建议严厉镇压,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颁发焚书令,史称“焚书坑儒”。 李斯的文章,说理透彻,论证充分,很有说服力。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谏逐客书 奏章,奏疏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1.客:客卿 2.窃:私下里 3.过:过错 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开门见山)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1.西、东:名词作状语, 在东边、在西边。 2.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 3.来:招致,招揽。 4.而:表转折,但是。 5.并:兼并,吞并。 6.霸:称霸。 论据: 定语后置句 历史事实论据(昔) 秦穆公 称霸西戎 状语后置句 五子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1.以:因此 2.殷盛:指百姓众多且富裕, 殷,多。 3.乐用:乐于被使用,乐于效力。 4.亲服:亲附归服。 5.获:攻占,攻取。 6.师:军队 7.举:攻克,占领。 8.治强:安定强盛。 定语后置句 秦孝公 称霸西戎 商鞅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1.拔:攻取 2.西北南东:名词作状语 3.包:吞并。 九:虚词 4.制:控制 5.膏腴:肥沃的 6.散:瓦解; 7.从:同“纵”,指合纵政策 8.施(yì):延续 定语后置句 秦惠王 功施到今 张仪 昭王得范雎(jū),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公室:王室 2.杜:杜绝。私门:对公室而言,指权贵大臣之家。 3.蚕:像蚕一样,名词作状语。 3.过:过错 秦昭王 秦成帝业 范雎 秦穆公 称霸西戎 五子 秦孝公 称霸西戎 商鞅 秦惠王 功施到今 张仪 秦昭王 秦成帝业 范雎 皆以客之功 (归纳论证) 举例 论证 特殊 一般 过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向使:假使 2.却:推却,拒绝; 3.内:同“纳”,接纳。 4.疏:疏远。 逐客之弊 纳客之利 对比论证 分论点一: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不强大) 休息十分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ē)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ó)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1.致:得到。 2.昆山:昆仑山,古代以产美玉而闻名。 3.随和之宝:“随侯珠”和“和氏璧”。传说春秋时期随侯所得的一颗夜明珠和楚人卞和在山中发现的一块美玉。 4.服:佩戴。 5.建翠凤之旗:树起以翠羽装饰的凤形旗帜。 建:树立。 6.灵鼍:扬子鳄,古人认为有灵性,皮可为鼓。 7.说:同“悦”,喜悦、喜爱 论据: 现实事实论据(今)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jué tí) 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