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04560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27431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张,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1)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 (2)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1)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 (2)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2.西晋短暂统一: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了统一。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1)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 (2)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2.西晋短暂统一: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了统一。 3.五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1)五族内迁: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向内地迁徙。 (2)西晋灭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史称八王之乱(291-306年,持续16年)。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解读】五族内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徕。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实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 【拓展】晋惠帝时八王之乱,其原因是:西晋实行分封制;晋惠帝昏庸无能。其影响:西晋迅速走向衰落;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 (1)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东晋士族: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权夺利,力量逐渐衰弱。 【拓展】门阀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特殊身份地位的地主阶层。东汉时期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是门阀士族的前身,曹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是其取得经济特权,这种制度在东晋臻于鼎盛。门阀士族制度确立后,为确保其特殊社会地位,大讲郡望、谱学,严禁士庶通婚,形成严格的等级划分。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为寒门。 【拓展】司马睿力量弱小,宗系疏远,在王导帮助下才得以登上皇位。当时“(王)敦总征讨,(王)导专机政,群从子弟布列显要,时人为之与曰‘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就是士族专权,是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是士族政治发展的顶峰。 1.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3)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士族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特点: (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时代担任重要官职; (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4)社会生活:森严等级标榜门第,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3.衰落原因: (1)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