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05969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75441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考试,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 cover
七年级(下)期中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2024.04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考生答题必须全部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填在答题卡上。 亲爱的同学,正是江南好风景,让我们一起开始一场语文巡游! 一(23分) 1.请用古诗原句填空,第(1)题还需填写作者。(8分) (1)深林人不知, ▲ (▲ 《竹里馆》) (2) ▲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4)草树知春不久归, ▲ (韩愈《晚春》) (5)醉卧沙场君莫笑, ▲ (王翰《凉州词》) (6)《木兰诗》中“ ”两句用互文修辞,写出木 兰爱美的女儿情态。 2.下面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你说你事务繁多,难道比得上我?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兄长你知晓事情为何这么晚! C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D.吾射不亦精乎? 译文:我的射箭技艺滩道不精湛吗? 班级将举办以“家国情———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参加。 3.下面是同桌小清写的一段主持词,请帮他完善。(6分) 同学们,“家国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在我们的课文里就有多样 的呈现:无论是邓稼先鞠躬尽瘁为国研制两弹,还是闻一多历尽心血探寻文化散国药方;无 论是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坚韧刚强,还是木兰 ▲无论是端木蕻良对东北美 丽丰饶的土地发出的誓言,还是光未然对黄河一泄万丈的气魄倾吐的赞叹…不同领域的优 秀人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情怀。 (1)请给主持词中容易读错的两个字注音。(2分) ①鞠躬尽瘁(▲) ②坚韧(▲) 第1页共6页 (2)你发现了主持词中划线句中有两个字书写有误,你提醒小清修改。(2分) ①“▲”改为“▲” ②“▲”改为“▲” (3)请在横线处帮助小清将主持词填写完整。(2分) 为了准备读书交流活动,你们小组搜集到以下材料。 金庸小说中最打动人的是作品塑造的布衣英雄。他们不是大内高手,而是从普通老百姓 中走出来的,从布衣开始,就带上了“为国为民”的精神底色。 “金庸笔下的故事,有太多发生在船上。”科紂作家宝树在阅读中发现,金庸小说中的 船,不止于流连江南,而是北行黄河,南至岭表,西渡湖湘,东越沧海,从小桥流水到奇峰 秀谷,大好河山各色风景都从船边掠过。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同学们就以上材料展开讨论,请你补全他们的对话。(3分) 小清:这个材料符合我们的主题吗? 小凉:当然符合,金庸笔下的英雄人物,不仅武艺高强,而且 (1)▲ 你:是的,我还发现 (2)▲ 小清:我明白了,他的武侠小说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家国情怀。 5.小山还搜集到以下诗句,其中不符合“家国情———主题的一项是(▲)(3分)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B.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4分) [甲]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乙] 闻笛 (明)孙传庭 关山杨柳尽飘零,远客含愁夜独醒。 何处风前三弄笛,冷然①清韵满空庭。 [注释]①冷然:形容声音清越。 6.两首诗都抒发了主人公听闻笛声后产生的 之情,但相比于[甲]诗,[乙]诗的感 情基调更显▲。(2分) 7.赏析末句“泠然清韵满空庭”中“满”字的妙处。(2分) 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