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07425

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77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 cover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七十回,课文主要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人们放风筝、去晦气的欢乐心情。文中人物众多,但作者突出描写了宝玉、黛玉、宝琴、探春、李纨等人放风筝的场面,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对风筝的描写也精彩纷呈,将活动描写得兴趣盎然。全文语言优美,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是激发学生多读、精读、乐读的一篇佳作。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但考虑到《红楼梦》作为一部古典名著,其背景、人物关系以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复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表面情节入手,逐步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在这个学段,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和场景。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和讨论课文,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3.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对美的鉴赏能力,激发创作欲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红楼梦》的片段,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五、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逐段学习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难点: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放风筝这一活动展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放风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放风筝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红楼梦》,看看宝玉、黛玉他们放风筝时是怎样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文中人物和事件。 (三)逐段学习,深入探究 1.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注意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写作手法。 2.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通过放风筝这一活动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3. 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其对人物心情的烘托作用。 (四)积累词句,学习写法 1. 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习其运用语言的技巧。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学习其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红楼春趣》,大家还记得文中主要讲了什么吗?”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探讨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二)分析情感,归纳主题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通过放风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归纳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赞美。 (三)运用所学,尝试写作 1. 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以放风筝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四)交流展示,评价反馈 1.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