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0774

【人民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章节PPT课件(3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52610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打包,3份,课件,PPT,章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件49张PPT。 “很多时候,科技界的人做事是因为他们有能力做,但他们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是否应该做。我们努力让他们明白,人文学科给予他们的是判断力。“ ———菲利普.比格勒龙应台 有些青年人追求时尚,不谈政治,实际上就是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开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在往哪里跑。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坚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当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时,文化、历史就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龙应台 文科班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课堂:2、笔记:3、复习及整理: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在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之后,中华文化的第二个重大记忆应该放在哪里呢?毫无疑问,放在老子、孔子和他们引领的“诸子百家”时代。   他们为中华文化进行了精神奠基,所达到的高度让人叹为观止。后代再杰出的思想家,往往也只是他们的追随者或别离者而已。 更令人惊奇的是,老子、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全人类进行共同精神奠基的时代,最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地球上,常常使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余秋雨演讲片断 孔子只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去世后10年,苏格拉底诞生;墨子比苏格拉底小1岁,比德谟克利特大8岁;孟子比亚里士多德大6岁;庄子比亚里士多德小15岁;阿基米德比韩非子大7岁。波斯的精神鼻祖琐罗亚斯德(也就是尼采所说的查拉图斯特拉)的生卒年份有多种说法,据比较可靠的一种说法,他去世的那一年正好孔子出生。   这个年龄对照表说明,他们确实是一起来到世间的同代人,同样是开天辟地的精神高峰。好像是约好了,要在那个时候一起呈现人类的共同成熟,甚至是同步成熟。 他们还有分工,各自显出不同的重点。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来缅怀那个时代:当时,希腊哲人在爱琴海边上思考着人与物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上思考着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哲人则在黄河边上思考着人与人的关系。   这种不同的重点,也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而铸就了几种文明的后世特征。例如中华文明到今天还是在人际关系上特别沉重和复杂,这就是历史的一种累积性设计。   不管怎么说,在人类文化进行共同精神奠基时,中华文化不仅没有缺席,而且成了主角之一。 (一)孔子(名丘,字仲尼)一、儒家学派  1、&春秋时期鲁国人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没落贵族,生于春秋以述为作,好古敏求鲁国为官,志不得遂周游列国,“丧家之狗”曲阜孔庙以孔子故居为庙,以皇宫规格而建,历经多朝扩建,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生前如丧家之犬,死后获誉“至圣”,如何认识这样的反差?“大成至圣文宣王”2、思想主张:①“仁”、“礼”克己复礼为仁 仁者爱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宽、信、敏、惠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学礼,无以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人而不仁,如礼何?  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   孔子正色的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中的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用的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也是用不上的。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