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08145

古诗词诵读《锦瑟》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415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古诗词,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古诗词诵读《锦瑟》同步 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一种管弦乐器)华年(青春年华,诗中指一生) 望帝(蜀国君王的称号,常常哀痛亡国) B.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莫愁(没有忧愁)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C.庄生(庄子)筹(更筹) 春心(爱慕异性之心) D.四纪(四十八年)杜鹃(子规) 珠有泪(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二、小阅读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运用了比兴手法,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写诗人自己曾有过像庄周梦蝶那样美好的追求,可如今只能把自己的爱心像望帝那样托付给杜鹃。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诗题“锦瑟”是用起句的头两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 三、名篇名句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自己徒然回首的句子是: , 。 (2)《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 , 。 (3)《锦瑟》中“ , ”两句,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传说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自怨生”,而导致屈原怨愤的直接原因是他“ , ”。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 ”两句强调小人当道,正直的人不为所容。 (3)《红楼梦》与唐诗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书中道:“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用典与李贺《李凭箜篌引》“ ”句相同,而林黛玉“潇湘妃子”别号的由来则与李诗中的“ ”句所用典故相同。 (4)《锦瑟》中以“ , ”起兴,且兴中含比,引出诗人韶华已逝的慨叹。 (5)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 ”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 “ , ”运用起兴手法,引出对华年往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无限感慨。 (2)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 ”梦中所见亡妻窗前打扮的情景,可以想见当年夫妻的恩爱生活。 (3)小刚立志想让自己成为君子,老师让他以《〈论语〉十二章》 “ , ” 所说的“文”和“质”作为标准。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本发展史,并具有多元化丰富的文本解读传统,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主张,诗歌的解读不能断章取义,曲解作品的原意,要在对诗歌全篇内容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诗人写诗的主观意图。逆,解释为迎、求的意思。志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认为:以意逆志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这就是说,应该就作者的作品论作品,以作品的实际内容为依据去分析探求作者的思想。这种方法对于探求原作者的主观意图是十分正确的,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于文本的现实功能来讲,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任何一种阅读,都是具有当代性、功利性的阅读。读者都从现实的时代需求,去“断章取义”,开掘文本中有用的信息,加入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并以此增加和累积作品的价值。《孟子·万章上》:“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说,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品,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