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09910

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1254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福建省,语文,答案,PDF,试题,期中
  • cover
南平一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出卷人: 审卷人: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书写工整,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赵师秀《约客》中“ 一”的蛙声烘托悔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 谐。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一一,青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笛声,触动了诗人浓浓 的羁旅情怀。 (3)杜牧《泊秦准》中“商女不知亡国恨, 一一”的歌声,引发了诗人深沉的忧国之 情。 (4)《逄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的句子是 。” (5)《木兰诗》中以互文写法写了战争持续时间之久和战率激烈的句子是: (6)《孙权劝学》中“ ”说明不能用老眼光,而要用发展的眼光 来看待事物。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右的专利成果。 B.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 D.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论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甲(A, 坚恩不拔B.沥尽心血)书写了抗疫史诗。抗疫背后有(A.先B.鲜)①为人知的人与 事,丙。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兼幕惑人至深的场景, 生动展示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为我们的家国超起了一道道安全屏_②(A.pinB.ping)障, 展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后人乙(A.紫绕B.铭记)在心间! (1)为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2 分) ① ②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在丙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有守望相助的感动②有逆行出征的聚迈③有前赴后继的奋进 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①②③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第」页(共8页)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7分) 【甲】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遮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乙】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服。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首联写诗人在“清展”“初日”的时候“入古寺”,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B.甲诗尾联采用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写禅院周围极为宁静,只剩下钟和磐的声音。 C.乙诗三四句的意思是:诗人不知道竹林的深远,幸好有明月照亮,才不至于迷路。 多 D.乙诗用词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达到“诗中有画”的境界。 5两首诗都用到“幽”和“深”两个形容词,既描写相似的自然氛围,也表达诗人相近 的心境,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脱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康肃问可:“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白:“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线覆其口,徐以枚的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遭之。 (进自《卖油翁》) 【乙】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②?”祁奚对曰:“解孤③可。”君 曰:“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孤。后又问:“孰可以为国 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