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①颁布法律法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护与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 ②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 ③修建蓄水池,解决石漠化地区的生产生活问题; ④调整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需求问题; 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课前背诵: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 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导入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正式通水。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该工程对区域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 思 考 】 课程标准| 通过读图,了解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路线。 结合具体案例材料,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结合区域认知,通过对起点、沿途和终点三部分的了解,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阅读下列图片,归纳出我国的水资源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地区间水资源供需也不平衡,南方供大于求,北方供小于求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时间分配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空间分布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供需状况:供需矛盾突出 原因: 1)自然原因: 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常以径流的形式流走;蒸发强。 2)人为原因: 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缺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 措施: 1)跨流域调水 2)修建水库 3)海水淡化 4) 减少水污染 5)提高水价,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 6)节约用水 7)植树造林 8)控制人口数量 9)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以法治水 (3)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地理条件: 1)径流量大: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干流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广(180万平方千米),水资源量大(占全国34%),属于我国的丰水区。 2)流量稳定:长江年径流稳定,且季节分布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3)横贯东西,距离近: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读图3-3-2,说说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分析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探究活动 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从流域看,南方河流流域水资源丰富,北方河流流域水资源贫乏。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珠江流域最为丰富,秦岭-淮河以北河流流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辽河、黄河和海河流域最低。 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是各流域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异。 2.结合表3-3-1,推测各流域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探究活动 各流域中水资源最为紧缺的是海河流域。 理由:从表中数据计算可知,海河流域的人均水资源以及单位面积耕地对应的水资源量最低。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61.8立方米,每公顷耕地对应的水资源仅为2541.3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 3.缺水严重对区域发展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生活用水缺乏,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害人类生存; 农业用水缺乏,粮食减产; 工业用水缺乏,影响工业经济利益; 生态用水缺乏,生态环境恶化; 地下水超采引发一系类环境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的总体方案: 分别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