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10293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学设计(表格式)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0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050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九,格式,九年级,人教,化学,初中
  • cover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 课题 溶液的形成 备课人: 年级 课型 基本概念型新课 课时:1 授课时间: 教 材 分 析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课题是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的内容,是关于认识溶液的定义及特征的一系列知识的初步学习,而在此之前在第四单元学习了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的水,又在第十单元设置了酸和碱、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的内容,所以本课题其实是其他单元知识的传承和延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教材内容上看,溶液在我们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溶液这种物质及溶解现象并不陌生,只是缺乏一个关于溶液的系统、完整的定义,明晰溶液的特征,并利用溶液的定义及特征将其与其他物质区分开来的能力,所以本课题很好的联系了化学与生活,真正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学 情 分 析 学生对于“溶液”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如蔗糖溶液;而且在化学实验中也多次使用溶液,如第三单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时候用到的过氧化氢溶液。但是学生对溶液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知道溶液,但不知道溶液的定义、组成、特征,也不能准确区分溶液和非溶液,所以本节课的目的在于带领学生从对溶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学过了实验室添加固体、液体,以及搅拌等基本操作,本节课可以通过自主创设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巩固学生实验操作。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5.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6.培养“点—联结—结构—变换”式思维模式 教学重点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 溶液概念的建立 教法 创设情境、真实情景;分析引导、迁移指引 学法 自主研习、创设实验、实验探究、小组合作 教具:多媒体、PPT 展台、AR同屏、仪器、药品 学具: 实验仪器及药品 教学流程设计(图示) 展示溶液漂流瓶 ——— 制作溶液漂流瓶 ——— 剖析溶液漂流瓶 ——— 赠送溶液漂流瓶 ( 溶液的定义、组成 溶质、溶剂 ) 溶液外观及性质 溶液的形成 化学与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学习情境,开启实验探究 透过现象看本质 回报社会及家人,情感升华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 双边设计 备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真实情景+创设情境】 展示溶液漂流瓶 【引入】同学们,母亲节就要到啦,我们利用本节课的时间来制作一份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 观赏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几个溶液漂流瓶 【设问】漂流瓶内的液体是什么?什么是溶液? 引出课题: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学生1: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 学生2:可能是不同物质溶在水里的结果 学生3:可能是色素溶在水里的结果 …… 通过AR同屏、希沃同屏,让学生观察试管中的溶液和屏幕中的溶液,让学生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同时又充满了好奇心和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目标明晰 【过渡】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课,我们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浏览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方向 自制溶液漂流瓶 [分组实验] 【介绍】实验仪器及药品 【展示】实验基本步骤 【强调】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指点迷津、解决难题、提供帮助。 学生们小组合作实验 并填写实验表格 自己动手创设实验,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师课前制作的液体漂流瓶的外观及成分:澄清、透明但不一定无色,是混合物。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剖析溶液漂流瓶 [对比辨析] 请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能力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