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11557

2024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7983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期,解析,原卷版,试题,化学,模拟
    2024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11 C-12 N-14 O-16 F-19 K-39 Ca-40 第I卷(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 近年来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氮化硼陶瓷属于有机物 B. “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硅 C. “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D. “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22号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化硼陶瓷属于无机物,A说法错误; B.硅单质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芯片,B说法正确; C.液氧液氢作推进剂,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C说法正确; D.钛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ⅡB族,属于过渡金属元素,D说法正确; 答案选A。 2.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3p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B. SO3的VSEPR模型: C. 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 HCl的形成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3p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不是球形,故A错误; B.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不是三角锥形,故B错误; C.砷元素的核电荷数为33,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C正确; D.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 ,故D错误; 故选C。 3. 常温下,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Cu2+、、、 B. pH=-lgKw的溶液中:Na+、K+、、 C. 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D. 含0.1 mol/LAl2(SO4)3的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2+的水溶液显蓝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Kw=10-14,pH=-lgKw的溶液,pH=14,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OH-,OH-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含有大量H+,H+与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3+、NO、H2O,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含0.1 mol/LAl2(SO4)3的溶液中含有大量Al3+,Al3+与会发生反应产生Al(OH)3沉淀和C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B. 向乙二醇溶液中加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 D. 将少量通入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最终形成四氨合铜离子,而不是氢氧化铜沉淀,A错误; B.乙二醇具有还原性,乙二酸也具有还原性,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乙二醇与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CO ,不能生成乙二酸,B错误;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二氧化碳过量,应该生成碳酸氢钠沉淀,不能拆开,C错误; D.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溶液中,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同时次氯酸根过量和氢离子生成弱酸次氯酸:,D正确; 故选D。 5. 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溴丁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中有烯烃 B 在物质X柱面上滴一滴熔化的石蜡,用一根红热的铁针刺中凝固的石蜡 石蜡熔化呈椭圆形 说明物质X为非晶体 C 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 有单质生成 非金属性: D 向盛有固体的试管中加入溶液 白色固体溶解 促进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溴丁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乙醇也会挥发出来进入高锰酸钾溶液使高锰酸钾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