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15335

传统文化-4敦厚崇礼 课件

日期:2025-04-28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163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传统文化,敦厚,崇礼,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年级) 第一单元 敦厚 4 敦厚崇礼 在儒家文化中,以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为圣人。其中,孔子集往圣之大成,被称为“_____”。 大成至圣先师 知识回顾 第4课 敦厚崇礼 1.熟读课文,知道“尊德重学、敦厚崇礼”的君子之道。 2.学习“郭泰敦厚崇礼”的故事,通过郭泰胸襟宽厚、能够容人的品行,理解“敦厚崇礼”这一美德。 3.在学习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将之与追求知识学问并重,塑造“敦厚崇礼”的君子之品。 学习新课 学习目标 第4课 敦厚崇礼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中庸》 经典诵读 极其高峻 如果 凝结 第4课 敦厚崇礼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待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凝结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在学习方面,要做到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在道德修养方面,要诚心诚意地崇尚礼节。 经典诵读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中庸》 至 宽裕充足的样子 君子既尊崇道德修养,又追求知识学问。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 想一想 应该像古代的君子一样,既加强道德修养,又追求知识学问。学习和做人并重! 人们常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朴实敦厚,是君子的美德;读书求知,是明理的前提。一个人不修养德性,不努力学习,就难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学习需要温故知新,修德重在敦厚崇礼。 点睛 《中庸》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宋代朱熹将其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是儒家核心观念之一。全书集中讲述性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至诚无息”,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 名著简介 第4课 敦厚崇礼 阅读故事并回答:郭泰是如何做到敦厚崇礼的?你赞同郭泰的做法吗? 晓事明理 郭泰敦厚崇礼 郭泰被称为东汉第一名士,对犯有严重错误而受人歧视的贾淑,郭泰敦厚崇礼,帮助其去掉恶气,回归良善,我们应该学习。 第4课 敦厚崇礼 自读并思考:军礼指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主要包括哪两种礼?古代“五礼”指的又是什么? 广闻博识 古代军礼 征战之礼和校阅之礼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第4课 敦厚崇礼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孟子·尽心下》 余力学文 yuàn 通“愿” 第4课 敦厚崇礼 万章说:“一乡的人都说他是谨慎诚实的人,他也到处都表现得像个谨慎诚实的人,孔子却认为他是使道德败坏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种人,你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证来;你要指责他却又好像无可指责。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忠诚老实,行为好像清正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