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16053

传统文化-21义以为质 课件

日期:2024-10-27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958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传统文化,以为,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年级) 第六单元 君子之品 21 义以为质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_____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_____,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_____,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_____,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知识回顾 小 大 小 大 “千里走单骑”指的是三国时代的_____,他忠肝义胆,骁勇善战,为追随刘备“挂印封金”,驰骋千里,成就“忠义”美名。 知识回顾 关羽 第六单元 君子之品 报仁义之道,内修仁德,外守礼法,善于自省,这才是凝聚了传统美德的君子之品。 本单元以君子之品为主线,以培养君子人格为主题,包括四课:《义以为质》《安贫乐道》《内省不疚》《恭而有礼》 《义以为质》说明义是立身处世之本、治国安邦之道。 《安贫乐道》告诉我们君子应致力于道义的追求,而非物质的享受。 《内省不疚》说明君子之乐在于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恭而有礼》论述礼对个人修养和国家安宁的重要意义,指出君子应知礼守礼,恭敬有礼。 学习新课 单元解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学习理解君子应具备的优良品格的同时,培养学生行仁义、重礼仪、善自省的道德情操。 第21课 义以为质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荀子所提倡的“君主尚义”与“强国”的关系。 2.概述“荀巨伯义救友人”故事,进一步理解君子义以为质的内涵。 3.在为人处世中养成“重义重礼”的优良品质。 学习新课 学习目标 经典诵读 夫义者,所以 限禁 人之为恶与奸 者也。今上 不贵义,不敬义,如是,则下之人 百姓 皆有弃义之志,而有 趋奸之心矣,此奸人 之所以起也。且上者,下之师也。夫 下之和上,譬之 犹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故 为人上者 不可不顺也。夫义者,内节于人 而外节于万物 者也,上安于主 而下调于民 者也。内外 上下 节者,义之情也。 ———《荀子·强国》 读准节奏 第21课 义以为质 顺从道义 调节,协调 经典诵读 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 者也。今上不贵义,不敬义,如是,则下之人百姓皆有弃义之志,而有趋奸之心矣,此奸人之所以起也。且上者,下之师也。夫下之和上,譬之 犹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故为人上者不可不顺也。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 ———《荀子·强国》 道义这种东西,是用来限制人们为非作歹和施行奸诈的。现在君主不推崇道义、不尊重道义,像这样,下面的老百姓就都会有放弃道义的思想而有趋附奸邪的心情了,这就是奸邪之人产生的原因。况且,君主是臣民的师表。臣民附和君主,打个比方,就好像是回声应和声音、影子类似形体一样。所以做君主的,不可不顺从道义。道义,是内能调节人而外能调节万物的,是上能使君主安定而下能使民众协调的东西,内外上下都能调节,这是道义的实质啊。 用来 第21课 义以为质 课文节选自《荀子·强国》,运用正反对比的写作手法指出了君主尚义与国家社会安定和谐的关系。君主是臣民的表率,君主尚义小能使人修身齐家,大能使国家安定强盛,充分体现了“义以为质”的内涵,强调了道义是为人处世和强国兴邦之本。 解析 荀子认为,义有哪些作用? 想一想 下能调节社会关系,上能使君主治国安邦,故强国兴邦之本在于推崇儒家道义。 义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君子晓明道义,节操高洁;小人汲汲于利,品行低劣。能否遵守道义,是判别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 点睛 晓事明理 荀巨伯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