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16091

传统文化-23内省不疚 课件

日期:2024-10-27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762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传统文化,内省不疚,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年级) 第六单元 君子之品 23 内省不疚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_____者也。” ———《论语·学而》 知识回顾 谋食 礼 忧贫 子曰:“君子谋道不_____。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_____。” ———《论语·卫灵公》 第23课 内省不疚 1.诵读课文,知道君子之乐在于问心无愧、心安理得的道理。 2.通过“班超不畏人言”的故事,进一步理解君子行事要心怀仁义,坦荡磊落,善于反省。 3.联系现实,培养行事光明磊落、善于自省的良好品质。 学习新课 学习目标 经典诵读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孔子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 读准字音和节奏 第23课 内省不疚 内心痛苦,惭愧 经典诵读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孔子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 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就能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经常反省,对做过的事情不后悔,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 孔子说:“对君子来说,通于道就叫做通达,不通于道才叫做穷尽。现在我孔丘是因为信守仁义之道而遭乱世之祸,怎么能说我走投无路了呢?人要扪心自问而不感到有愧于道,即使面临危难也不做缺德之事:严寒到来,霜雪降地,这才显现松柏总是郁郁葱葱而不凋谢的啊!” 第23课 内省不疚 第一段课文以孔子与其弟子司马牛关于“何为君子”的对话,说明君子问心无愧,方可无忧无惧,即“内省不疚”。 解析 第二段课文以孔子困于陈蔡为背景,描绘出了即使身处穷困、危难之境,仍不穷于道、不失其德的君子形象,再次指出了君子通达仁义之道,内省不疚,心境方可安宁的道理。 君子之乐从何而来? 想一想 君子行为处事心怀仁义,符合道义,时常自我反省,真正做到无愧于自己,这样才能无愧于人,心境安宁。 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就能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做人做事凭良心,只有做到问心无愧,内心不疚,我们的心境才会安宁,才能体味到君子之乐。 点睛 晓事明理 班超不畏人言 班超问心无愧,所以不害怕别人讲坏话。 阅读故事思考:班超为什么不怕别人说坏话? 君子内省不疚,则无忧无惧! 第23课 内省不疚 广闻博识 丝绸之路 阅读短文,分别说说我国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第23课 内省不疚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 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 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 君子立身行己,不求无愧于人,而求无愧于己。盖愧于己,即所以愧乎天,愧乎天固不必刑诛罪谴,吾已凛然不自容于覆载间,岂必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其无愧于己者不然,是故冶长缧绁,夫子称其可妻。 ———(明)刘习之《叶贵中还乡序》 余力学文 读准字音 第23课 内省不疚 léi xiè 缧绁 覆盖与承载。指天地 捆绑犯人的黑绳索。借指监狱;囚禁 君子存身自立,行为有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