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16258

传统文化-25君子之行 慎其独也 课件

日期:2024-10-27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342820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传统文化,君子,之行,慎其,课件
  • cover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年级) 第七单元 君子之行 25 慎其独也 有子曰:“信近于____,言可复也;恭近于_____,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 知识回顾 礼 义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大学》中“慎独”的含义。 2.通过对叶存仁拒贿的学习,感悟理解慎独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意义。 3.联系学习生活,培养慎独精神和自律意识。 学习新课 学习目标 第25课 慎其独也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传为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世、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名著简介 经典诵读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 读准字音 第25课 慎其独也 wù è hào hǎo qiè 通“慊” yǎn pán 通“掩” 恶 恶 好 好 谦 厌 胖 臭 xiù 通“掩” 经典诵读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喜好美色一样出自真心,这样才算是满足自己的心意。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小心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见到君子之后便躲躲藏藏,将他们做的坏事掩藏起来,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掩盖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的真实情况,一定会显露在外表上。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十分小心谨慎。曾子说:一个人被众人注视,被众人指责,这是多么令人畏惧啊!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意念真诚。 满足,满意 不要 第25课 慎其独也 课文选自《大学》,慎独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课文通过小人自欺和君子自律两方面的对比,告诉人们不要自欺,要通过慎独自律来修身养性。 课文解析 如果不慎独,自欺会带来怎样的恶果? 慎独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君子之行应该慎独自律,坦荡无私。 大师讲“慎独” 解读“慎独”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慎独? 想一想 ??? 从居家生活、交通出行、卫生习惯、诚信考试等方面说一说。 慎独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一个人有坚定的意志、超强的自制力,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约束的情况下,凭着高度的道德自觉,按照礼义规范去行动,做一个内心诚实、胸怀坦荡的君子。 点睛 晓事明理 不为人知畏己知 叶存仁是清朝官员,为官三十年,洁身自好,两袖清风。 阅读故事思考:叶存仁是怎样的一个人,又是怎样“以诗言志”的? “月白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