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练习二 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本单元知识点,让学生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通过数一数,比一比,估一估等练习,进一步理解大数的意义,巩固大数的读写和比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知识点。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估计意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你们好!前几节课,我们在数一数,拨一拨,估一估等活动中认识了生活中的大数,学习了大数的意义,读写,比大小,估计等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练习二》,进一步巩固生活中的大数的相关知识。 今天的学习中,我们要1.通过梳理本单元知识点,让学生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估一估等练习,进一步理解大数的意义,巩固大数的读写和比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3.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个单元学完了,你们通常是怎么做的呢?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做法吧! 生:老师,学了一个单元,我将本单元知识整理成了思维导图。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比大小,数的组成等方面知识。比如2350读作二千三百五十,写作2350,读作写作要分清哦!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四位数大于三位数,三位数大于两位数,两位数大于一位数。3165是由3个千,1个百,6个十,5个一组成的。 师:把学过的知识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真的太棒了!这里老师补充一点: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的确是数位越多,这个数就越大。但在数位相同时,我们就需要从最高位开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去比。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打,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下一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为止。我们再看看另一位同学的说法吧! 生:老师,学完这个单元,我和妈妈一起整理知识点的时候,发现了我们二年级学的数和一年级学的数有很多的不同点。你们看!(手边指边说)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的是100以内的数,而现在我们学的是10000以内的数,数的范围扩大了。其次,计数单位从原来的个,十,百到今天的个,十,百,千,万,增加了千和万这两个更大的计数单位。之前,我们都是一个一个数或者十个十个地数,但是现在数更大了,再一个一个地数就不现实了,我们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当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相同点,比如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满十进一的关系,还有他们都是以群计数的。) 师:说得真好!做思维导图,前后知识对比联系,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方法!那么这个单元,同学们究竟学得怎么样呢?下面有三个小任务,一起来挑战一下吧! 任务一:小朋友们,数源于数,你们能按规律数一数,填一填吗? (1)388,389,--,--,392,393 想好了吗?388,389,你有什么发现?是的,增加了1,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1个1个地数的,那么我们一起来接着数下去吧!390,391,392,393。 (2)3260,3270,--,3290,--,3310 第二小题,3260,3270,增加了10,也就是10个10个地数,来,一起数下去吧!3380,3390,3300,3310。 (3)5725,5825,--,--,6125 再看第三个,5725,5825,你发现了什么?是的,这回是一百,一百地数了,所以下一个数是5925,6025。 总结:像这样,数数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随着数的变大,我们还可以用上更大的计数单位呢! 任务二:找不同,比一比。观察两个计数器上的数,你能发现哪些不同之处呢?思考一下吧! 想好了吗?我们可以从数的意义,读写,数的比大小等方面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