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21251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5652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期中,答案,版含,PDF,试题
    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B (B项,“相较于艺术欣赏,它对艺术创造更为重要”错误,材料一原文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可见它对二者都重要,原文并没有进行比较。) 2.A(A项,“吻合度越高越让人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这样,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可见并不是吻合度越高就越让人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3.D(审美体验中“不即不离”的境界指“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既不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A、B、C三项都是距离过近或消失,不符合审美体验中“不即不离”的境界。D项,忘记大熊猫的危险性,就是跳脱了实际厉害的“距离”,是“不即”;情不自禁喜爱大熊猫,是“不离”,符合审美体验中“不即不离”的境界。) 4.①首先,通过与时空距离概念比较,从时空距离引出“心理距离”这一概念;②接着,通过举例和引用,具体阐释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的意义;③然后分析审美“距离的内在矛盾”以及解决方式;④最后指出能否获得“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还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相关。(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①《边城》的创作符合审美体验中“不即不离”的境界,艺术家使其艺术品获得理想的审美心理距离。②《边城》来源于生活,湘西凤凰是沈从文的故乡,他对故乡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会,因而能引发人们的感动与共鸣。③沈从文后来离开故乡,小说中的故事与故乡的实际生活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作者能够换一种眼光去观照和品味,从而获得美学理想追求。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6.C(“这句话是周围人对孟老板的评价”错误。这句话是孟老板的内心独白,孟老板“自己”以旁观者身份评价自己,他觉得自己根本不配做一个父亲。) 7.D(“烧饼店的烧饼,石灰店里的石灰’与小说主题的表达没什么关系”错误。东街的烧饼店、石灰店、染坊全要撤去,和孟家的炮仗店一样开不下去了,东街的商人们亦如孟老板,他们都是乱世之下深受其害的底层人。) 8.(4 分)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营造低沉、黯淡的氛围; ③用繁笔描绘环境,细节逼真,读起来真实可信; ④引出巷口的古月楼,为下文在古月楼谈嫁女之事作铺垫。(每点1分) 9.(6 分) ①最响的炮仗是孟老板为女儿送行之声,女儿看似出嫁实则被卖,制作三个特大双响炮仗是父 亲现在唯一能为女儿做的事情; ②最响的炮仗是孟老板悲愤压抑内心的宣泄之声,从曾经的得意富贵到现在的举债卖女,孟老板心中之苦无处言说,只能拼命将炮仗扔向天,叩问苍天; ③最响的炮仗是作者替乱世小人物向时代发出的控诉之声,以孟老板为代表的底层百姓命运为时代裹挟,作者借最响的炮仗批判世道之乱,悲悯百姓之苦。(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EH(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 11.C 12.B 13.(1)汉兵因此乘胜追击,于是全部俘虏了叛军,并使他们投降,又悬赏千金买吴王人头。 (关键词“降”“购”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恶打仗,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次战斗仍不懈怠的原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