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26182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说课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33903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PPT,22张,课件,湖心亭看雪,13课
  • cover
(课件网) 张岱 探“痴人”,寻“痴心”,悟“痴情” 一、追根溯源说课标 《新课标》对初三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二、活水思源说教材 《湖心亭看雪》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该单元全是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古代诗文。单元导语提示:“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该文以简洁凝练的笔墨描写了雪后西湖的独特风光,在苍茫广袤的冰雪世界中,寓情于景,意趣深远,抒发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雅致与追忆故国的深情。 三、因材施教说目标 初三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结合以上课标依据、教材分析再结合学生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类“痴人”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来进一步探究张岱的“痴心”,从而挖掘作者的“痴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两类“痴人”的异同,探究张岱的 “痴心”。 教学难点: 挖掘张岱的“痴情”,领悟作者的情感内涵———超凡脱俗之雅致与追忆故国之深情。 四、匠心独运说方法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本课将借助多媒体和信息化平台,采用比较法、讲授法和诵读法。 五、由浅入深说过程 (一)探“痴人”之异同 【明确】张岱痴于独抒性灵、超然物外之雅趣,金陵人痴于好友结伴、把酒言欢之情趣。 (二)寻张岱之“痴心” 【明确】张岱在改朝换代、国破家亡之际,隐姓埋名,循迹山林,潜心论著,在贫困衰败中有一份对故国的“痴心”。 (三)悟张岱之“痴情” 【明确】张岱不仅痴情于天人合一的山水景色,更痴情于在这山水之间找到自我的宁静与超脱,追忆故国之思和抚慰亡国之痛,从而领悟作者的情感内涵。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qiǎng)/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问题:文中表现“痴人”的句子是?“痴人”指的是谁?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 金陵人 请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具体句子分析两类“痴人”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温馨提示:可从具体行为、行为目的、所见之景、当时心情这些角度进行探究。 探“痴人”之异同 探“痴人”之异同 这两类“痴人”有什么相同之处? 环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行为:张岱与金陵人都在大雪天里,前往湖心亭。 他们在具体环境和具体行为上是相同。 探“痴人”之异同 他们的出行目的是一样的吗? 张岱: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金陵人: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有备而来 轻装出行 张岱仅带一舟子同行,舟子撑船,不可不带 金陵人特意带一童子,替他们煮酒斟杯 金陵人结伴而行 VS 张岱雪夜独行 痴,不慧也。字俗作痴。———《说文》√ 探“痴人”之异同 【链接材料】 材料1: 写此文时张岱35 岁,大明王朝的王良、李贽等人在思想文化领域公开标榜人性的解放,主张童心、本真和率性而行。在此思潮影响下,文人世子纷纷在反名教礼法的旗号下纵情于自然山水和人文艺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