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29632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分层培优练(含答案)

日期:2024-05-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642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8课,南宋,对峙,分层,培优,答案
  • cover
(8)金与南宋的对峙 1.花石纲是宋朝专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徽宗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20年”,最终是因为北宋末年一少数民族南下侵扰而中断。请问这个少数民族是(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回纥族 2.宋朝人写的《大金国志》记载:(金照宗)能赋诗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綦(棋)象戏、尽失女真(族)故态(过去样子)矣。及(金国)旧臣视之,则曰‘宛然一汉户少年子也’,这段材料反映( ) A.宋金长期对峙 B.女真族与汉族差异不断缩小 C.元朝形成了回族 D.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3.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诉衷情》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反映了他的满腔悲愤。其中词中的“胡”指的是( ) A.匈奴 B.女真 C.契丹 D.党项 4.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5.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一首《满江红》道尽人生壮志未酬的缺憾。与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身亡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 A.金灭北宋 B.澶渊之盟 C.宋夏订立和约 D.宋金达成和议 6.陆游有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诗中的“大散关”是南宋政权的边界,与之相关的和谈是( ) A.澶渊之盟 B.唐蕃会盟 C.宋夏和约 D.宋金和议 7.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A.各民族政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8.下表是宋金和议后边界贸易的相关信息。这说明该时期( ) 政权 主要允售商品 禁售商品 宋 茶、粮米、丝织品、漆器、金银器等,茶米麦为大宗 耕牛、兵器、书籍 金 珍珠、人参、羊、猪、药材等,羊为大宗 马匹、兵器 A.榷场满足了南北贸易需求 B.宋与金实现了完全的和平 C.地方机构实力显著增强 D.经济交流与政治对峙并存 9.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描述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体现了( ) A.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B.杭州风景秀丽 C.南宋经济繁荣,商业发达 D.杭州和汴梁布局相近 10.南宋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北宋与辽进行澶渊之战 B.中原地区被女真族占领 C.蒙古人企图南下灭亡南宋 D.文天祥等开展抗元斗争 11.两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南宋偏安江南,与金对峙,这表明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 A.繁荣与开放 B.多民族政权并立 C.民族战争频繁 D.实现大一统 12.下图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交融发展 D.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151年海陵王因为上京地处极北,偏僻而且不便统治,于是决定将都城迁往地点居中的燕京(今北京)。工匠们经过两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大功告成。1153年,完颜亮举行盛大的仪式,浩浩荡荡南迁,进入中都燕京。从此,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 ———《金史》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迁都之后二十多年时间,女真族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 (1)金朝为什么要迁都? (2)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变女真旧俗?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松赞干布完成青藏高原的统一大业,使吐蕃迅速强大起来。松赞干布希望与唐和亲,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双方通过深入交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