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32871

《43.认识杠杆及作图》讲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疑难易错同步(含答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8438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3.认识杠杆及作图,讲义,人教,物理,八年级,下册
  • cover
43.认识杠杆及作图 一、杠杆的定义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 注意:杠杆可以是任何形状,不一定是直的,但一定是硬的。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一定在杠杆上,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中间。 力臂是“点到线”的距寓,不是点到点。 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不一定等于杠杆长。 如果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则这个力不能使杠杆转动。 二、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水平静止或者倾斜静止都算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杠杆中点支在铁架台上(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哪边高朝哪边调(高调),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2)在支点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如图所示。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所受的重力,力臂为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 (3)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数值填入表格中。 (4)改变钩码个数和位置,多做几次实验(避免实验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 (N·cm)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 (N·cm) 1 1.0 10 10 0.5 20 10 2 2.0 15 30 1.5 20 30 3 4.0 10 40 2.0 20 40 …… 实验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每次杠杆平衡时,动力与动力臂的积总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积,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5)考点总结: 考点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减少杠杆自重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考点2.实验时需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测量力臂。 注:如果没有水平就开始挂钩码进行实验,杠杆的中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重对实验产生影响。 考点3.实验前杠杆的调平:左高左调,右高右调(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考点4.杠杆平衡状态的判断:静止或左右匀速晃动。 考点5.增减钩码后,如何判断杠杆是否平衡:看F×L哪边乘积大,杠杆就向哪边倾斜。 考点6.杠杆类型的判断:L1>L2为省力杠杆;L1=L2为等臂和杆;L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