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34407

四川省巴中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4758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解析,原卷版,历史,初中,试卷
    巴中市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90分) 一、选择题 1.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我国古代( ) A. 文学艺术比较繁荣 B. 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 农耕工具非常落后 D. 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河姆渡的耒耜,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再到汉代耧车,翻车,可知生产工具在不断改进优化,这些体现了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工具,与文学艺术比较繁荣无关,排除A项;商品贸易较为活跃无法从生产工具改进中得出,排除B项;农耕工具在不断的优化,越来越先进,与非常落后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 《战国策·秦策》记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中的“商君”( ) A. 教民耕战不利于国家统一 B. 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C.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阻碍了经济发展 D. 废除旧贵族特权遭到了新兴地主阶级反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B项正确;教民耕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有利于国家统一,排除A项;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适应了当时地主阶级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经济发展,排除C项;废除旧贵族特权遭到了旧贵族的反对,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B项。 3.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 关键词:三国鼎立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先后交替,各民族交流、交融,为以后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是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时期,排除A项;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排除B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4. 上海开埠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它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重心,从广州转向上海,使上海对外贸易额,迅速上升。1846年,上海港生丝出口数量占全国的81%;1852年,上海港茶叶出口数量占全国的61.8%。上海已取代广州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材料中的“上海开埠”的条约依据是( )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该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虎门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独立司法主权,排除B项;《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排除C项;《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排除D项。故选A项。 5.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 A. 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 学技术→学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