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36908

六年级语文下册14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353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
  • cover
课 题 两小儿辩日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两小儿辩日》是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体课文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 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文句间的逻辑关系较强,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通过先说观点,再说依据的方式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观点先阐述感官现象,再提出客观规律,进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课文还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两小儿的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推理过程思路清晰;孔子的实事求是,都能再阅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两小儿辩日》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据杨伯峻先生考证,《列子》应成书于魏晋时期,因此语言更为浅近,内容容易理解。《列子·汤问》虚构了十五个诙诡奇谲的奇谈故事,这些奇谈皆以寓言故事形式出现,又多以问答方式表述,其中不乏自然科学、朴素辩证法思想、做人处世的道理,有的充满科学幻想,这些对于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突破人们的一孔之见,开拓视野都具有积极意义。 2.学习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文言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少年中国说》《古人谈读书》《自相矛盾》《杨氏之子》《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了解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步骤,即通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注释理解句意和文意,并进一步梳理叙事文言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读透,即读懂道理,读出韵味;最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和语感。 前测题目问题指向统计结果盲点+策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内容、词句理解。100%的学生可以基本把握课文内容。 18.2%的学生在写主要内容时,没有关注到两小儿嘲笑的结果。学生可以自主结合注释阅读前进文言文,只是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还要提醒他们关注六要素。作者想说明什么道理? 人物形象100%的学生回答要圣人也会有所不知、学无止境。 6.1%的学生,还答出了善于观察和实事求是。 6.1%的学生还答出了有争论才能有进步。学生能够从总结句找出作者观点。学生对论证的过程关注不够。需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哪个小儿说得对,并补充相应课外资料,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个人的感受是不能作为有力证据。你认为哪个小儿的说法正确?54.5%的学生能够选择哪个小儿说得对,并给出解释。其中: 8.3%的学生认为第一个小儿说得对。 41.6%的学生认为第二个小儿说得对。 33.3%的学生认为都有道理。 16.2%的学生认为都不对。作者用怎样的事实说明的?论证方法84.8%的学生提到了辩论和对话。 18.2%的学生还提到了总结。学生对通过故事说明道理的方法基本理解。《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有哪些异同?对比思维100%的学生都能答出都有长者、都有两个小孩儿。 8.3%的学生能答出两篇都提到了“智”。 66.7%的学生能答出《学弈》是叙述、《两小儿辩日》是对话。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古人为了说明道理,通常以故事中的对比为主要论证方法。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质疑54.5%的学生不明白两小儿为什么辩日。 45.5%的学生不明白孔子为什么不能决。 36.4%的学生不明白两小儿为什么笑。 9.1%的学生不明白什么事车盖。 9.1%的学生不明白到底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更近。 9.1%的学生不明白为什么都提到了“智”。需要借助车盖图片和两小儿辩日的科学动画,引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