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38681

【核心素养目标】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2-0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47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答案,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7.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数: 36 时间:2023/12/4 【教学目标】 健全人格: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责任意识: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命有接续。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教学方学】 讨论式、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智慧先学】 1.怎样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的特点)?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3.怎样正确认识生命有接续? 【智慧导入】 一、图片导入(见课件) 通过图片设置情境: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有一个漫长的历史,生命起源于三十多亿年前,几百万年前出现了人类。古人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那么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生命可以永恒吗 【智慧碰撞】 ▲任务一:(一)生命有时尽   【活动一:理解分析】(教材P88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问题:(1)举例说说你所知道的“最长的生命”。 (2)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活动二:阅读感悟】(教材P89探究与分享) 1、学生阅读。 2、讨论:(1)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两个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  (2)她们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学生交流、展示。 【活动三:名言欣赏】  1、教师出示罗曼 罗兰的名言。 学生谈感受。  教师点拨:生命的时光是一去不复返的,生命也是短暂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2、举出类似的名言。 【活动四:思维碰撞】教材P91探究与分享 1、出示问题:(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 (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讨论。 ▲任务二:(二)生命有接续 【活动五:畅所欲言】教材P9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2、答案提示:如,给家庭带来了欢乐,让家庭得以延续,等等。 【活动六:情境分析】教材P92探究与分享 根据教材图片分析:从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答案提示:分别看到了家族生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延续,民族友好关系的传承。 【活动六:人生感悟】教材P92阅读感悟及教材 P93拓展空间 1、思考:(1)学生分享季羡林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2)分享《孔子世家谱》后,尝试制作一张你的家庭图谱。(3)从上面两个分享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展示,教师总结 【智慧盘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智慧达标】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我们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B.当我们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时我们会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 C.生命至上,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D.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生命哲学家史怀泽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这表明(  ) A.我们要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B.我们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不要关心他人的生命 C.我们不要关心自己的生命,只关心他人的生命 D.我们是未成年人,关爱生命与我们无关 3.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关于帮助他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积极帮助他人 ②在自己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可借助别人与社会的力量 ③不要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全 ④他人生命与自己休戚相关,要自觉、自愿地帮助他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