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39044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6次 大小:2217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解析,下册,九年级,语文,学年
  • cover
11.送东阳马生序 素养目标 1.把握赠序的文体特点,体会本文“劝学”的主旨。 2.梳理文章结构层次,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作者勤勉治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培养正确的苦乐观。 学法指引 文言文翻译技巧 1.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2.句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应删去,不必翻译,如“夫”“之”等。 3.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 4.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5.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翻译时应该换成双音节词。如“勉”翻译为“勉励”,“谒”翻译为“拜见”。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其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文集》。 2.背景简介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今江苏南京)朝见皇帝,同乡晚辈马君则前去拜访,于是宋濂写下了这篇《送东阳马生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同乡后辈勤奋学习。 3.完成自学结构图 基础夯实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并翻译黑体的句子。   余幼时即嗜(   )学。家贫,无从致( 得到 )书以观,每假借( 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懈怠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超过 )约③。以是( 因此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 已经 )加冠,益( 更加 )慕圣贤之道( 学说 )。又患无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 )名人与游,尝趋( 快步走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持,拿 )经叩问( 请教 )④。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 挤满 )其室,未尝稍降辞( 言辞 )色( 脸色 )。余立侍( 侍候 )左右,援( 引、提出 )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俟( 等待 )其欣悦,则又请焉⑤。故余虽愚,卒( 最终,终于 )获有所闻。 ①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自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②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录书。 ③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微超过约定期限。 ④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⑤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当余之从师也,负( 背着 )箧( 书箱 )曳( 拖着 )屣( 鞋子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 深冬,隆冬 )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 浇 )灌,以衾( 被子 )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供养,给……吃 ),无鲜肥滋味之享⑥。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香气 ),烨然( 光彩鲜明的样子 )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 破旧的衣服 )处其间,略无慕艳( 羡慕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指吃穿的供给 )不若人也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 年老 ),未有所成,犹幸预( 参与 )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 恩宠光耀 ),缀( 跟随 )公卿之后,日侍坐备( 准备 )顾问⑧,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⑥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