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39053

第12课《词四首》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1073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解析,下册,九年级,语文,学年
  • cover
12.词四首 素养目标 1.联系学过的作品,在与诗歌的比较中,了解词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结合本课作品,了解词的起源、发展和流派,比较同一流派不同词人在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3.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词的艺术表现规律,进而理解每首词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唤起对祖国的深沉热爱。 学法指引 如何描绘诗词中展现的画面   答题思路: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   答题要点:①描绘时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②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个景物都写到;③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词意境;④描述时要结合具体句子,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1)范仲淹:见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   (2)苏轼:见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心中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4)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妇女解放运动先驱。工诗词,笔调雄健,感情奔放,有《秋瑾集》。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2.背景简介   (1)《渔家傲 秋思》: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   (2)《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三年任满转任密州知州。这首词是次年他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3)《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江西上饶带湖赋闲。这首词即写于这一时期。陈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4)《满江红》(小住京华):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了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不如意的婚姻使她渴望挣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活动。这首词就是她当时情感的真实写照。 基础夯实 1.直接型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8)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9)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理解型默写。 (1)《渔家傲 秋思》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写边塞景象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渔家傲 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