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4055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2 43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452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云南省,教案,发展,民主政治,日本,选修
  • cover
【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主备人:李华茂 执行时间:第15周 学科长审查签名: 专题四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第三讲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天皇脚下的自由民权运动、《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的过程、内容、评价 2、解析: 了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及《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确立,掌握日本民主政治发展过程及其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了解自由民权运动的简单经过、性质及其在日本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掌握《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了解近代日本政治权力的结构,从而认识日本代议制的特点。 2、解析: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从世界的视角去看待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认识到它是西方民主潮流东渐、发展壮大的表现;又要结合日本的历史和国情,看待日本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其次要重视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可以将日本与德国进行类比,加深对日本代议制的认识;将日本代议制的特点与英、法、美等国的代议制进行比较,了解两者间的共性和个性,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三、教学情景设置: (一)教学基本流程 导入———>天皇脚下的自由民权运动———>《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的过程、内容、评价———>本课小结———>目标检测 (二)教学基本情境 一、总结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治、农民等方面面临的问题。 政治: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国家既无宪法,有无议会,形成了新的政治权贵专权的局面。 农民: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自由民权运动: 定义: 各种不满现状的政治力量要求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斗争,并在全国范围内演变为一场要求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政治运动。 性质:明治维新的继续喝发展,其目的是促进日本政治的资产阶级改革,一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失败:被挑拨,被收买。在内讧中走向分裂。 三、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内容: (1)名义上宣布日本实行 立宪政体,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统帅海陆军等权力。 (2)众议院由 选举产生,但对选举条件做出了种种限制。 (3)议会拥有立法权,但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过天皇的批准。 (4)内阁对天皇负责。 (5)“枢密院”拥有最高 决策权。 2、进步性与民主性: 1)在法律上,承认人民享有选举权等一些基本权利; 2)确立君主立宪,使日本在上层建筑领域已经迈进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门槛,基本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3)亚洲第一部宪法 3、局限性: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法的精神 四、本课小结: 本课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它是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成为推动日本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部分介绍的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及其内容,凸显了日本立宪政体的个性特别。两部分紧密结合,展现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内的民主呼声及走向民主宪政的历程。 五、目标检测: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天皇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B、封建割据势力的大量存在 C、新政治权贵实行专制统治 D、人民的民主权利极为有限 2、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是( ) A、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 B、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C、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 D、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运动 3、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六、课后反思: 配 餐 作 业 A组题(基础): 1、根据1889年的日本天皇御赐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作为行政机关的内阁与日本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