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42574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5526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考试,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3分) 1. (1)xiān huái(2 分) (2)酣 沧(2分) (3)C(3分) (4)C(3分) 2. A(3分) 3. (9分) ①落英缤纷 ②悄怆幽邃 ③窈窕淑女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⑤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 (1) 万马齐喑 扑朔迷离(2分) (2) 《边塞集》(1分)可以从诗歌题目中的关键词(塞上、凉州、雁门、出塞)或者诗 句内容(塞外风光、战争场面、胸怀壮志等)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2分) (3)B(3分) (4)C(3分)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名著阅读(10 分) 5.(3分)B 6.(4分)D A C B 7.(3分)示例一:我选择甲方观点。我认为《经典常谈》意蕴丰富,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 解读经典,如《说文解字》的汉字起源、《战国策》的纵横家智慧、《汉书》的历史脉络,让 初中生能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示例二:选择乙方观点。我认为《经典常谈》对初中生来说较为晦涩难懂。《说文解字》的 文字学知识、《战国策》的复杂政治斗争、《汉书》的深奥历史背景,都可能让初中生难以理 解和消化。因此,这部著作可能更适合有一定文学和历史基础的读者。 (二)古诗阅读(6分) 8.(3分)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送送”以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彼 此难分难舍的深厚情谊。“遑遑”想象有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 观念。 9.(3分)相同: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 不同:《别薛华》情绪低落哀伤,诗人仕途受阻,客居蜀地“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辛苦”等 诗句,流露出诗人羁旅飘零的伤感和怀才不遇的孤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高昂豪迈, 一洗送别诗的悲酸缠绵之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表达了豁达乐观的胸襟 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刻认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10. (4分)(1)钱财 (2)高大 (3)像狗的牙齿一样 (4)妻子 11. (2分)西望溪流/逼西山之麓/其畴更沃 12. (1)(2分)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2分)向西南走八里,有一条小溪从东向西流。 13. (4分)处于极度苦闷之中的柳宗元一直寻求着忧愁的排遣和解脱,自然美景正是作者 排遣的途径,所以笔下的自然景物充满作者主观感彩。而徐霞客是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山川自然不是寄托物,而是他真正要融入研究的地方,是他的志向所在。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1 分) 14. (3分)C 15. (3分)举例子。列举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蚌龙等例子,具体有力准确地说明了“在 中华大地上,龙的图腾崇拜悠久而广泛”。 16. (2分)放在甲处合适。这句话中的“自然界动物的‘集大成者’”是对前文“角似鹿, 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总结。 17. (3分)不能删去。“左右”表示估计、猜测,说明“早在距今 6000年,河南省濮阳市 濮阳县西水坡遗址就有了龙的造型”是估测出来的,是概数,删去后,就变为确数,句子表 意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3 分) 18. (3分)环境描写,由近及远的写出高粱种植面广,高粱红时的壮观景象,照应文章题 目,为后文姨父的劳作做铺垫。 19. (3分)收割高粱、采集高粱籽、卖红高粱 20. (3分)不能删掉。文章插入《华阳国志》的记载,是对当地酿酒历史悠久的补充说明, 因为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同时为后文写姨父贩 卖高粱的情节做铺垫。 21. (4分)没有偏题,“高粱红”是本文的线索,姨父也如一棵挺拔的红高粱。文章通过 写高粱成熟后,姨父除草、收割、收集和卖红高粱的过程,体现了姨父勤劳朴实的品质,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