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44015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2903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
  • cover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2024.4 24 本试题券共10页,23 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网络的出现真正改变了文学经典的存在样式、传播方式和接受需求。从早期PC 端的红楼同人小说、各红楼网站贴吧到当下移动端各传播平台、视频和有声读物、图文、视媒、声媒三大传播方式的叠加融合使得《红楼梦》的存在远远超出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定义。 对经典的传播而言,媒介并非一个中立的传播工具,其本身就是一种隐喻的意义和语境“修辞”。每种媒介自身都包含着影响传播内容、价值取舍的相关因素及影响的方式密码,都借助自己塑造的媒介环境提供一种创造“个性”意义的场所和条件,一旦和受众产生具体的文学互动关系,就会使这种互动呈现出一定的价值偏向。比如聚集在“天涯社区”贴吧的红迷们,形成了强烈的解密式阅读趣味;B站聚居着大量喜欢《红楼梦》鬼畜视频、热衷通过弹幕分享自己感受的乙世代青年;抖音则是《红楼梦》美妆、美食爱好者的集散地。故而媒介作为经典传播风格和氛围的创生者,本身已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具有价值偏向性的意义生产空间。 因此媒介技术究竟是向善还是向恶,对经典的传播来说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都非简单对错之判。虽然对当下的传播现状不能悲观,但也绝不能乐观,因为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够把控技术带来的问题,规避文学产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的趋向,依然取决于我们如何以及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媒介。 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关系是一种多层次、反馈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表现在它们之间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还关涉到审美、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话语权力及资本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但文学毕竟是人学,阅读和接受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并塑造人,因此,观照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永恒主题。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结合,对读者而言无论是功用的还是娱乐的,最终的旨归依然是自身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和人生存在意义的确认。从近期利用问卷星所做的全国调查来看,对于“您阅读和学习《红楼梦》的最大收获”一问,10623 份答卷中选择“感悟人生存在的意义”占比66.27%,仅次于“丰富自己传统文化知识”的66.73%,由此可见对文学经典精神境界的追求,已成为阅读经典最重要的动力和期望之一。 (摘编自李丹丹《新媒体视域下(红楼梦)传播现状及规律》) 材料二: 数字媒介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互动性。互动性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文本的构成法-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的叙事形式,亦不再拥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结构,而是则一在互动的作用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参与、探索的叙事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文本的开放性内涵,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不同的互动实践与方法,形成了不同的语义规则,亦形成了不同的意义生成方式。因此,互动可以在修辞维度上加以认识--互动的语言,即是修辞的语言。 在时间维度上,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故事在时间维度的“展开”方式,并从容地处理“沿———的页面悬停时长,由此决定叙事“前行”的时间结构,如内容呈现的顺序、方向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时间意识。当不同的信息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逻辑时,用户便可以在自由选择中建立特定的时间概念或时间意识。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央视新闻推出的融媒体产品《亚运山水间》,设置了富春江、良渚、西湖、钱塘江四个“探险”板块,用户点击不同的板块,即可触发漂流、迷宫、龙舟和射箭四个不同场景的游戏,从而体验特定场景的游戏内容。不同的选择顺序,形成的是不同的内容呈现顺序和结构,这便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的内容呈现顺序,由此摆脱了文本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