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4402

2016届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件:《醉翁亭记》(共4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6582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6届,PPT,47张,醉翁亭记,课件,单元
  • cover
课件47张PPT。醉翁亭记欧阳修 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写作背景听读课文读 准 字 音环滁 林壑 蔚然 琅琊 潺潺 酿泉 饮少辄醉 岩穴暝 晦明变化chú hè wèi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 míng huì伛偻 佝偻 提携 清洌 凛冽 山肴 野蔌 觥筹 阴翳yǔlǚ gōulóu xié liè liè yáo sù gōng yì自主学习 一、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环滁皆山也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饮少辄醉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⑤云归而岩穴暝 ⑥至于负者歌于途 ⑦杂然而前陈者 环绕靠近昏暗背着陈列,摆放就情趣二、一词多义。 ①归: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②乐: 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④谓: 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⑤临: 临溪而渔: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聚拢回家乐趣欢乐以……为乐秀丽茂盛称号是到靠近乐趣三、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谁: 故自号曰“醉翁”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名作状,在山上。名作状,像鸟儿的翅膀形意动用,以……为乐名作状,命名。名作动,取名。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转,看到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靠近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了。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水山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来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就是太守啊。④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⑤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⑥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烟云聚拢来,山里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 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宴会喝酒的的乐趣,不在于音乐。解读课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 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 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茂盛的样子靠近在山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名词作状语环绕全、都 树林 山谷 走 回环,曲折环绕 幽深秀丽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命名就情趣建造 称号 称为 于,在 领会 寄托 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许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望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客人来这里喝酒,喝了少许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醉 翁 亭山-泉-亭建亭人—命名者—亭名的由来—山水之乐(远—近 大—小 全景—局部)第一自然段:介绍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