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45397

5.1.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表格版)第 1 课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5-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774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1.1,选择性,2019,人教,地理,高中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信息 课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教材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高二年级 课程分析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阐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课标分析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并能够结合实例,阐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首先,在整体方面,无要素联系不成整体,从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入手理解自然环 境的整体性,通过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阐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次,从“要 素”和“整体”两个角度展开,并通过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两方面阐释自然环境的整 体功能,进而深入解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再次,自然环境是处于不断运动当中,在运动过程中 也体现它的整体性特点。最后,继要素联系、整体功能、演变过程之后,还需从自然环境响应干 扰的角度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内容 本节共分为两个课时, 第 1 课时的学习内容为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以及自然环境 的整体功能。 学习目标 1. 结合茶树的生长条件,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2. 通过 2022 年干旱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分析其对茶叶产量影响不大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 知力和综合思维) 3.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气候、水、土壤、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关系, 学会从整体角 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 学习重点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难点 理解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系、相互制约的,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整体功能。 教学策略 本课时采用户外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且实地考察学习。教学主体部分由潘生娓老师完成, 课后作业由顾辉老师完成。 学习过程 环节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从“一节不一样的地理课 ”开始 导入, 以研学旅游的出发点(六 安市区)和目的地(大别山区) 为引,通过两个区域独特地理环 境体现的整体性和两个区域的自 然环境差异,开始新课程——— 自 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学生通过“国庆假期大别山研学 旅游 ”的所见所闻, 体验和回忆 大别山研学旅游情境, 直观感受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立足家乡,通过直 观的教学素材展 示,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人地 协调观) 承转 介绍在金鸡山开启本节内容学习, 将各位同学进行分组, 分别为大气组(气候)、岩石组(地形地貌)、 水圈组(水文水系组)、土壤组和生物组。 新课学习 自然地理 要素 以金鸡山的美景为导入,询问同 学们看见了什么?要求各小组认 真观察,找出金鸡山自然环境包 含哪些自然要素,并以绘画的形 式展现出来。 学生观察茶园环境, 并以绘画的 形式所观察到的自然地理要素。 从学生熟悉的乡 土区域出发, 引导 学生思考 自然环 境要素有哪些。 (区域认知、综合 思维) 承转 自然环境的要素中, 生物是自然环境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之一,下面我们就以茶树(生物) 为 例,每小组选择一株茶树,观察、思考其生长依赖于哪些自然要素。 新课学习 自然地理 要素间的 关系 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讨论并 总结,引出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 习,得出茶树的生长与大气、水、 土壤、地貌、生物等要素密切相 关。 小切 口 问题 引导 学生分析要素之 间的关系,让问题 具体化。(综合思 维能力) 承转 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集中体现在自然要素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 交换。下面我们就以茶树为例,探究生物与其他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新课学习 自然环境 要素间的 物质迁移 和能量交 换 小组合作探究一:茶树与自然要 素的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