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50016

模块三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课件(共57张PPT) 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22506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模块,57张,一轮,历史,中考,广东省
  • cover
(课件网)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阶段特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下P60~63) 知识点一 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 内蒙古 基本政治制度 【易错易混】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八下P65~74) 知识点二 邓小平 社会主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97 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不 九二共识 【易错易混】 1.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增强。 2.香港、澳门回归是国家主权恢复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青藏 一国两制 邓小平 香港 澳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87 九二共识 连战 2015 1.图1是在1997年设立的,图2是在1999年设立的,它们所体现的基本方针是“①_____”。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民间团体开始对话,图3所示是代表性的事件,推进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②_____。 一国两制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读图学史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西汉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在丝路经过的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当时,匈奴等少数民族往往“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商人)交易”,获取大量生活、生产资料。中原地区则“骡、驴、骆驼,衔尾入塞”,投入农耕、交通运输。明代后期,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塞外古丰州兴起一座“垦田万顷,连村数百”的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1.“长城是农牧文明碰撞交融的见证。”请结合材料一对该观点进行论证。 西汉构筑河西长城保障丝路通畅,促进河西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明代后期,长城沿线和更北的蒙古族在生产方式上受汉族影响,部分由游牧转为农耕,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我国民族自治区经济增长较快;②民生得到很大改善。 1.(2022·广东)如下表。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 A. 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A 2.(2019·广东)下图澳门生产总值增长说明( ) A.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C.澳门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D.“一国两制”助推澳门发展 D 3.(2018·广东)如下表,这些措施( ) A.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A 4.(2021·广东)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中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C 5.(2021·广州)某同学在利用历史笔记复习时看到下列内容: 该同学复习的内容可能是( ) A.社会生活的变迁 B.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B 6.(2023·广东模拟)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表达其现实主张的重要策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 材料二 《人民日报》纪念辛亥革命社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这两篇文章的时代背景。(4分) 不足之处:辛亥革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