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52642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一课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7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五年级,下册,道德,法治,3.11
  • cover
五下道德与法治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 1.课程标准 本课的设计依据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5~6年级)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内容要求,“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知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旨在增进青少年对国家的认识,激发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增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意识。 2.教材分析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目的是引导学生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艰难曲折的救亡之路,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大事件;在本课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宏大历史场面,体会新中国诞生的意义;知道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表现以及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3.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们通过学习,基本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经认识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但现在的学生生长在和平时代,习惯了享受安定美好的生活,他们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影响,没有把生活经验与历史对接,对于建国立业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学生不理解其背后的伟大历史意义,所以很难从情感上对这段历史产生共鸣,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认知和情感上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以及建国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地位的巨大变化,感受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不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2)通过课前调查、采访、资料收集,小组合作探究了解国旗、国歌、国徽背后的故事。 (3)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人民当家做主的激动和自豪,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知识。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录像资料、PPT课件、学习单。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资料,了解国旗、国徽、国歌诞生背后的故事并调查采访感受建国前后人民生活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历史 师导语: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让我们跟随历史的镜头到现场看看。(观看《开国大典》片段) 师问:视频看完了,你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自豪、高兴) 师: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大家怎能不激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带着自豪的语气齐读两遍课题! 现在让我们跟随手中的学习单进入今天的课堂...... 二、活动探究,学习新知 师:新中国成立了,这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 自学课本76页阅读角的内容,思考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都确定了哪些关乎中国大局的事情?完成表格。(板书—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学生发言(出示表图): 1.确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板书—新中国成立大事) 这节课,让我们化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者,用这些鲜活的词语为自己的小组新命名。 红旗组 标志组 前进组 胜利组 解放组 国庆组 学习组 改革组 和平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