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9章 糖的代谢 9.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9.2 糖的分解代谢 9.3 糖的合成代谢 返回 9.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多糖和低聚糖分子大,不能透过细胞膜,所以在生物利用之前必须要水解成单糖;另外,多糖和低聚糖要进行彻底降解,也必须先在酶的催化下水解成单糖才能进入分解途径.生物体内不同的多糖和低聚糖的水解方式有所不同,但水解都需要酶的催化来完成. 9.1.1 淀粉的酶促降解 淀粉的直链由葡萄糖单元α-1,4-糖苷键连接,分支部分由α-1,6-糖苷键连接.淀粉在细胞外的降解主要是一种加水分解的过程,需要多种糖苷酶催化来水解,主要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α-1,6-糖苷酶等.淀粉是由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组成,所以水解的过程其实就是水解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的过程. 下一页 返回 9.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9.1.2 淀粉或糖原的磷酸的解———细胞内降解 淀粉或糖原在细胞内的降解是经过磷酸化酶的磷酸解作用生成葡糖-1-磷酸,但磷酸化酶只作用于α-1,4-糖苷键,对分支位置的α-1,6-糖苷键不起作用,所以彻底降解还需要脱支酶的两种活性才可. 细胞内,在磷酸化酶的作用下,淀粉或糖原的非还原端的葡萄糖逐个降解下来形成葡萄糖-1-磷酸,持续降解至分支点前有四个葡萄糖残基时为止.这时在脱支酶(寡聚-1,4-葡萄糖转移活性)的催化下,将糖原分支上的3个葡萄糖残基转移至主链的非还原末端,然后在分支点处只留下一个α-1,6-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之后,再在脱支酶(α-1,6-葡萄糖苷键酶活性)的催化下,将分支处的那一个葡萄糖残基水解为游离的葡萄糖.淀粉或糖原的其他所有分支都可依次降解,最终被彻底水解为葡萄糖-1-磷酸和葡萄糖(只有分支处的葡萄糖残基才水解为葡萄糖) 9.1.3 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以β-1,4-糖苷链连接而成的多糖,没有分支.纤维素组成单位是纤维二糖,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但是能促进人肠胃的蠕动,起到增加消化、减少便秘、降低得直肠癌的概率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可以被微生物和反刍动物利用,原因是人体消化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但是很多微生物如真菌、细菌、放线菌等能产生水解纤维素的酶,反刍动物本身也不能产生水解纤维素的酶,但反刍动物胃里有能产生水解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纤维素的降解需要纤维素酶和纤维二糖酶共同作用,纤维素酶首先把纤维素降解为纤维二糖,然后在纤维二糖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为葡萄糖. 9.1.4 双糖的酶促水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双糖主要有麦芽糖、蔗糖、乳糖和纤维二糖等,双糖的酶水解主要在双糖酶的催化下进行.双糖酶主要有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和纤维二糖酶,它们都属于糖苷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小肠液中. 人和动物摄入的单糖和低聚糖在消化道中被降解为单糖后可被小肠吸收进行血液.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一部分合成肝糖原进行贮存,另一部分通过肝静脉到血液系统中成为血糖,经过血液循环将葡萄糖运送到机体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与代谢等方面的利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1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人和动物摄入的多糖和低聚糖在消化道降解后的单糖除了有葡萄糖外,还有果糖、半乳糖等单糖,这些单糖进入血液后广义上来讲都叫血糖,但临床上血糖专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是一项重要的生化指标,每一种动物血糖的正常值都是相对恒定的,如人体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9~6.1mmol/L (70~110m-/dL). 上一页 返回 9.2 糖的分解代谢 9.2.1糖酵解 糖酵解(-lycolysis)是指1分子葡萄糖经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