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55832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218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期中,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期中考试即将到来,小语、小文开始了复习。温故而知新,请你加入他们,一起检验一下复习效果吧!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小语对学过的生词进行整理时,写了两个错别字,请帮他找出来,并加以纠正。(2分) ①错字为_____,应该为_____ ②错字为_____,应该为_____ 2.对于小语写错的两个字,你有什么方法帮助他记忆?任选其中一个字即可。(2分) 3.小语对第一单元做了单元小结。请在四个画线句子中指出有病句的一项( )(3分) A.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记忆里那蒙着皎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不变味的糜子、油馍和米酒,B.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吴伯箫文字里那静穆的、暖融融的灯笼,C.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D.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而且可以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4.小语整理了前三单元的文学和文化常识,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社戏是为庆祝春天重要的民俗———春社日举办的“年规戏”。 B.《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新诗。 C.《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写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魏学洢。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5.在整理古诗文的过程中,小语发现很多成语出自古诗文,或在古诗文中被巧妙运用。他做了下列整理单,请联系所学知识,依据示例,完成表格。(8分) 古诗文整理单之成语系列 成语 出处(或借用) 意思 (1) 后遂无问津者。((2) 《桃花源记》) (3) 辗转反侧 求之不得,(4)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形容由于思念很深或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秋水伊人 (5) ,(6)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水落石出 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核舟记》) (7) 盖棺定论 (8) ,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病起书怀》) 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 小语在复习名著《经典常谈》时,摘抄了如下片段。请你和他一起走进经典吧!(8分) 【摘抄A】开篇解释“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作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 【摘抄B】讲屈原创作《离骚》时走投无路,满腔委屈,无人可诉说———《离骚》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他是个富于感情的人,那一腔遏抑不住的悲愤,随着他的笔奔迸出来,“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只是一片一段的,没有篇章可言。这和人在疲倦或苦痛的时候,叫“妈呀!” “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叫叫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 【摘抄C】唐代以诗取士,诗原是应试的玩意儿;诗又是供给乐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宫庭及贵人的玩意儿。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6.小语想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价值,你可以推荐他读《经典常谈》的这个篇目( )(3分) A.《辞赋第十一》 B.《诗第十二》 C.《诗经第四》 D.《文第十三》 7.下面是小语阅读《经典常谈》后做的笔记,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写作目的: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 B. 主要内容:介绍《史记》《周易》等经典著作,概述辞赋、历代诗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