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57011

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1916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 cover
四下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六十多岁时游览金华双龙洞时创作的一篇游记。当这篇文章进入写作策略单元,作为精读课文使用时,我们需要将它作为引导学生解码游记写作的“例子”。叶老的这篇游记条理清晰,依照游览顺序,对一路上的风光和孔隙以及内洞、外洞的景象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融入真实感受,让读者读来有如身临其境。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2.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是如何把孔隙这一重点景物写清楚的。 教学重难点 学习按照游览顺序介绍一个你游览过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前往金华的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春景,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多么惬意呀!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继续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理清游览之顺序 师: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完成活动单上的游览路线) 学生交流: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师:对子合作结合关键词及文中的语句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汇报:作者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5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从洞口走进去就到了外洞,穿过孔隙来到内洞,游完内洞,最后出洞,原路返回。 师: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写作的。 三、体会景物之写法 过渡:在游双龙洞的过程中,哪一处景点最让作者感到好奇,感到刺激,留下的感受最深? 生:孔隙(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老师评价:异口同声)孔隙的特点是?(狭小) 叶圣陶爷爷是怎样将孔隙狭小的特点一步一步写具体、写生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2.组内交流;3.全班展示。) 预设学生汇报: 生1:作者表面写小船的小,实际就是为了说明孔隙狭小。这条船真小啊。这一问、一答,叫做(设问句)这设问句更强调了小船的小,从而突出孔隙的狭小。 生2:船可以撑、可以划,这里的船进出孔隙的方式却如此特别,是为了突出孔隙狭小。让我们齐读: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生3:这里的“贴”是紧紧地挨着,几乎不留一丝缝隙,写出了作者的小心翼翼,这样能更让我们感受到孔隙的狭小,到底怎么贴?哪两位同学想来体验?现在这面墙就是船底,来,我们一起来指导他。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你们贴好了吗?真不错,让我来采访你们一下,刚刚贴的时候什么感觉? (紧紧地,所有这些部位都要靠着,不敢动一下,还有点紧张和害怕) 师:小小一个“贴”字,也显真功夫,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紧紧贴着船底的感觉。(齐读,领着做动作) 生4: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中的“挤压”说明孔隙狭小。“稍微”说明一点也不能抬起来,一丝丝,一毫毫都不能抬起。“准会”就是一定会的意思。这孔隙真是狭小啊,看样子,过孔隙还可能付出毁容的代价啊!“挤压”“稍微”“准会”这三个词语写出了作者进洞时那种刺激和惊险的感觉,更是准确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孔隙的低和窄。 师:作者都这么贴着船底了,可还是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假如是你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会不会动?敢不敢动? 生:不会动,也不敢动。如果我抬头,肯定会像作者说的那样撞破额角,擦伤鼻子的。 师:要是把肩膀稍微耸起来会怎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