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6194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2-3水圈与水循环 教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3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地理,必修,水圈,与水,循环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第1课时 水圈和水循环 【教材分析】 “水圈的组成”中,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水圈 出卷网的概念,接着运用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及文字介绍了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得出淡水资源的不足以及节约、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的结论。21教育网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中,全球水循环的过程 出卷网和规律是本节的一个重点。教材简要介绍了水循环的概念以及按空间范围不同所划分的三种水循环类型,重点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紧扣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特点,从两个方面加以阐明: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实现热量传输、能量交换和物质流动,影响自然环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主要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水的补给。 【教学目标】 1.说出水圈的组成,概括水圈的特点。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重点难点】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情分析】 对课本中的有关文字不理解,如势能动能,水质型缺水等;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探究学习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水圈和水循环”完成预习学案。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导学案的编制。 【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交流展示〗 “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的检查与交流。了解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情境导入·提出目标〗 设问:(1)李白有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出卷网到海不复回”,黄河水奔流到海真的不复会么?(不是) (2)黄河水奔流到海,又如何回到黄河呢?(水循环)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水圈和水循环。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导学方案·随堂训练〗 一、水圈的组成 [学生活动] 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 ②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 ③淡水占水体总量的多少?淡水的主体是什么?主要存在于什么地方? [教师小结]:可供人类直接 出卷网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承转]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地运动,这一过程称水循环。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探究1: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学生从水循环的某个环节出发描述水循环过程。 小组合作绘制三种水循环示意图,即海陆间大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实物展台展示学习成果。 探究2:人类活动,例如修水库、植树造林对水循环分别有什么影响? 教师:修水库的作用之一是防洪。水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 教师:那么修水库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呢?(地表径流) 教师:同样我们思考植树造林影响水循环的那些环节呢?(蒸腾、下渗、地表径流) 探究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多媒体展示以下思考题: (1)我们中国有个成语“流水不腐”,流动的水不会发臭,为什么呢? 印证水循环可以促进水体更新这一地理意义。 (2)有人这样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来奔去不到海”,这反映了水资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21cnjy.com 总结我们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缺水。有的是资源型缺水,有的是水质性缺水。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1·cn·jy·com (3)三江并流处,山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和水循环有关么? 说明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同时说明圈层之间的联系。 三、河流补给 探究:不同补给类型的河流的径流量和哪些因素有关? 多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