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63594

微专题10 解析几何的二级结论的应用 归纳(共101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26543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专题,解析几何,二级,结论,应用,归纳
  • cover
(课件网) 微专题十 解析几何的二级结论的应用 椭圆、双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因而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基础知识,采用多种数学手段,熟记各种定义、基本公式.法则固然很重要,但要做到迅速、准确地解题,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结论,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些结论,一些复杂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一、 焦点三角形 结论1 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若P为椭圆(或双曲线)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一点,F1,F2为椭圆(或双 A. 2 B. 4 C. 6 D. 12 1 D 2 D 3 B 二、 与焦半径有关结论的应用 4 5 6 D 7 B 8 0 9 C 10 A 四、 有关定点类结论的应用 一般结论:A,B是圆锥曲线上两动点,M为其上一定点,MA,MB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则以下条件均可得出直线AB过定点: ①kMAkMB=m(非零常数); ②kMA+kMB=n(非零常数); ③α+β=θ(0<θ<π)为定值; 11 (1) 求椭圆C的方程; (2) 设直线l不经过点P2且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求证:直线l过定点. 12 (1) 求椭圆C的方程; (2) 不经过点M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且直线MA和MB的斜率之积为1,求证:直线l过定点. 1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2) 不经过点P的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M,N两点,且PM⊥PN,求证:直线l过定点. 2 13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2) 若直线l与双曲线C在第一象限交于A,B两点,直线x=3交线段AB于点Q,且S△FAQ∶S△FBQ=FA∶FB,求证:直线l过定点. (2023鞍山高三二模)已知抛物线C:y2=2px(p>0)上的点M(1,y0)到抛物线C的焦点F的距离为2,A,B(不与坐标原点O重合)是抛物线C上两个动点,且OA⊥OB. (1) 求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 (2) 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PB=2∠APO?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4 五、 有关定值类结论的应用 15 16 17 (1) 求直线AF2,BF2的斜率之和; (2) 设AF1与BF2交于点P,求证:PF1-PF2为定值. 18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2) 过点P作直线l交双曲线C于M,N两点,过点N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M于点G,H为NG的中点,求证:直线AH的斜率为定值. 六、 有关定轨类结论的应用 19 (1) 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 若动点P(x0,y0)为椭圆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 20 (1) 求椭圆的方程; (2) 过点P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且l1,l2与椭圆均只有一个公共点,分别为A,B两点.记点O到l1,l2的距离分别为d1,d2,求d1d2的取值范围. 已知椭圆C的中心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原点,焦点在x轴上,它的一个顶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分别是7和1. (1) 求椭圆C的方程; (2) 若P为椭圆C上的动点,M为过点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 21 七、 有关极点与极线的应用 结论11 (1) 当点P在圆锥曲线Γ上时,极线l是曲线Γ在点P处的切线. ②过抛物线y2=2px上一点P(x0,y0)作切线,则切线方程为y0y=p(x+x0). (2) 当点P在圆锥曲线Γ外时,极线l是圆锥曲线Γ从点P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所确定的直线(即切点弦所在直线). ②过抛物线y2=2px外一点P(x0,y0)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连线方程为y0y=p(x+x0). (3) 当点P在圆锥曲线Γ内时,极线l是曲线Γ过点P的割线两端点处的切线交点的轨迹. 结论12 若圆锥曲线中有一些极线共点于点P,则这些极线相应的极点共线于点P相应的极线,反之亦然.即极点与极线具有对偶性,如图1,图2所示. 结论13 设AB,CD是圆锥曲线过焦点F的两动弦,弦端点连线AC,BD交于点M,则动点M的轨迹是圆锥曲线的相应准线. 注:直线AD,BC交点的轨迹也是圆锥曲线的准线.当焦点弦AB,CD重合时,直线AC,BD退化为圆锥曲线的两条切线. 推论 设AB是圆锥曲线的动焦点弦,过弦端点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