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64627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4-05-3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1次 大小:1984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0.2,学年,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课标要求】 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一思维抽象一思维具体”的途径;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问题导学】 1.感性具体的含义和局限性 2.思维抽象: ①含义 ②目的和内容 ③具体过程 ④局限性 3.思维具体的含义和特征? 4.如何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 5.思维过程的两个阶段的关系? 【互动探究】 探究一: ①人们可以从复杂的人性中抽出道德品性,从不同的思维内容中抽象出共同的形式结构等。 ②我们在讨论概念的外延关系时,只是单纯地考察不同概念形式上的关系,而并不考虑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之间实际上具有哪些关系。 ③伽利略只用公式s=1/2gt (s表示物体在真空中的坠落距离,t表示坠落的时间,g表示自由落体加速度)就表达了落体定律。 ④在几何学中没有大小的“点”,在流体力学中不可压编又没有黏滞性的“理想液体”,这样的物体只有在思维中才可能存在,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思考:以上事例分别体现了思维抽象的什么特征? 探究二:楚国从前有个擅于游泳的越国人,生了个儿子刚满月。他的母亲就要把儿子丢到水里去。有人奇怪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母亲回答:“他的父亲是个游泳的高手,他必定也是个会游泳的人。” 思考:这位母亲的推理是否是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探究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曲黄河,奔腾万里,贯穿古今,滋养生灵万物,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同时,黄河也曾是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洪水灾害频发闻名于世的忧患之河。 黄河复杂难治,症结在于水少沙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黄河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黄河治理体制也由初期的分区治理走向联合治理,逐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处理洪水,“拦、调、排、放、挖”处理泥沙的综合治理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黄河保护治理实现更高层次、更优目标的统筹,对黄河保护治理进行宏伟战略布局。在防汛抗旱方面,形成了“统一指挥、部门协同、社会动员、军地联防、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形成并强化了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工作模式,建立了联合治污工作机制。水土保持方面,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形成了流域机构与地方协调联动的监督管理体系。体制机制的力量与黄河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河流保护治理之路,从根本上改变了黄河的面貌。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黄河治理战略思想是如何体现认识发展的历程的。 【体系构建】 【易混辨析】 1.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2.简略化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 3.感性具体,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 ) 4.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运动构成了完整的认识过程。( ) 5.感性具体是对事物的外部形象上的整体认识。( ) 6.分离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 7.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8.感性具体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种对事物的认识是完全的。( ) 【当堂达标】 9.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马克思的这一认识( ) A.以感性形象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B.是对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辩证否定 C.运用联想和想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实现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飞跃 10.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