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现象 第二课时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夯实基础 1.潜水员潜入水中工作时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下列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B. C. D. 2.木格措是川西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如图是小茗同学暑期在木格措旅行时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水呈蓝色是因为湖水发出了蓝色光 B.湖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水中山的倒影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 D.水中山的倒影是山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3.如图所示的“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选项所示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手影游戏 B.池水变“浅” C.水中倒影 D.激光准直 4.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 ) A.可见光 B.紫外线 C.红外线 D.超声波 5.在雨后有时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彩虹是光的 现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墨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唐代诗句“潭清疑水浅”描绘了潭水清澈,让人感觉水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7.如图所示,一盏探照灯的灯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则入射角大小为 ,在逐渐注水的过程中,折射角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将 移动。(选填“不会”、“向左”,“向右”) 8.一条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其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9.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东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 (1)图中的折射角大小为 。 (2)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发现,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选填“>”“=”或“<”)入射角。 (3)现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体的操作是 ,如果看到 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能力提升 10.如图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笔向空水槽底部固定点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内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点,此时光斑在O点 侧,这是因为发生了 现象。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同时观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 移动。 11.承德避暑山庄湖景如画,如图甲所示。小玉同学在岸边,通过平静的湖面,既可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又可看到水中的鲤鱼。图乙中,A点代表建筑物的顶点,B点代表小玉看到的鱼,C点代表小玉的眼睛。请在图乙中画出: (1)A点在水中的像A'; (2)小玉看到A'的光路; (3)鱼的大致位置B’并完成看到B'的光路图。 创新思维 12.一束激光从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玻璃的临界角是 。 (2)图甲中,当光线从玻璃射斜射入空气中时,反射角 (大于/小于/等于)折射角。根据短文可以推理,当光线从玻璃射斜射入空气中时,随着入射角逐渐变大,反射光线的亮度会 (增强/减弱/不变)。 (3)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 (会/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