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66469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199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
  • cover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相关史料探究,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影响。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外交领域的开创性。 4、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史实,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2、难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开国典礼等图片,这些老照片把我们带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岁月,在那段岁月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样成立的呢?成立后的新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最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课: 一、新中国建立--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梳理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1)军事前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2)政治准备: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P166历史纵横) (3)组织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师:阅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单位代表名单》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特点 生:广泛的民主性;政治协商;统一战线组织 师:请同学们联系所学,结合教材P165内容,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生归纳:①议题:商讨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②内容:国名、纲领、领导机构、人民英雄纪念碑、国旗、国歌。 师: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生: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国体); ②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③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师点拨【易错点】:《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未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需要团结资产阶级。 ◆中共和民主党派是“共参国政、长期合作”(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2.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 师;多媒体出示教材《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老照片。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66相关内容,概括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生概括归纳: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革命意义)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社会意义)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世界意义) 【思维拓展】仔细观察三幅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的不同之处,思考这是为什么?你有何感悟? 生:尊重 敬畏历史,求真,求实 师过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局势,又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呢? (二)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哪些新的挑战?急需要完成哪些新任务? 生:阅读教材,概括归纳: 新挑战:(1)国民党残余还盘踞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军事);(2)财政经济上存在巨大困难(经济);(3)外交:复杂的国际环境(美国、苏联、周边民族国家)。 新任务:(1)继续完成人民解放战争,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军事问题) (2)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