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69458

(教学评一致性)3.1.2 消化和吸收 同课异构1 教学设计(表格式Word版+PPT版)+学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5776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Word,格式,教学设计,异构,教学
    (课件网) 七年级下册 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生物备课组 一、课程标准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五、评价任务 六、教学过程 1 目录 课程标准 1.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组成; 2.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的生活需要营养中的第二节,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消化系统的组成,二是食物的消化,三是营养物质的吸收。教材中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结构;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讨论、演示实验等一系列活动最终系统总结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这是本节的重点;通过观察图示,说出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另外教材还安排了分组实验:观察小肠的结构,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 2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动物的细胞、器官等相关内容。这一阶段的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好奇心强,同时本节课又是他们初次接触人体生理知识、因此容易调动课堂气氛。学生虽然通过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被消化、营养物质怎样被吸收知之甚少,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参与游戏等,才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3 学习目标: 1.通过构建消化系统模型,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2.分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分析讨论和演示实验等系列过程,借助已构建的消化系统模型,能够向同学们描述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3.通过构建营养物质的吸收模型,说出各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4.通过分组实验,阐明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4 5 评价任务: 1.观察图3.1-4 消化系统模式图,利用彩纸的形式,制作消化系统模型;(针对目标一) 2.通过探究实验,借助已构建的消化系统模型,小组讨论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针对目标二) 3.观察图3.1-10 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将代表各营养物质的卡片移动到展板上的具体吸收部位;(针对目标三) 4.分组实验:观察小肠结构和分析教材,说说小肠内表面的结构特点。(针对目标四) 6 教学过程 音频展示儿童绘本《肚子里的火车站》,引出大分子物质必须被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导入新课。 7 导入 板块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8 教学过程 针对目标 评价任务 一、学习任务 观察图3.1-4 消化系统模式图,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各器官的彩纸,制作消化系统的模型,思考: 1.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2.在各消化系统中,最膨大的是那一部分?最长的是那一部分? 二、交流展示 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边展示边讲解。(教师点拨:胃腺、肠腺) 通过构建消化系统模型,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观察图3.1-4 消化系统模式图,利用彩纸的形式,制作消化系统模型 过渡语: 8 馒头的咀嚼(A同学细嚼慢咽;B同学狼吞虎咽) 9 板块二:食物的消化 教学过程 针对目标 评价任务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将馒头放在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的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馒头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而淀粉本身是没有甜味的。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你组作出的假设是) 。 3. 制定计划:(参照课本第9页) 一号试管的设置: 二号试管的设置: ; 思考:(1)该实验有几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4.实施计划:试验完毕。两只试管的现象分别是: 一号试管: ,二号试管: ;5.得出结论: . 6.表达交流(1)试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将试管放在37度温度的环境中保温?(2)1号和2号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拓展延伸: 有的人吃饭细嚼慢咽,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你认为哪种进食方式比较科学?为什么? (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