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69524

浙江省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8750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省,学期,版含,PDF,试题,语文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答案】1. C 2. C 3. B 4. 不矛盾。①朱光潜的观点是就诗的发展形式而言的,强调中国诗是偏向抒情诗的方向发展的,没 有史诗和戏剧(或悲剧);②闻一多的观点是就诗的内容而言的,强调中国诗到北宋时已将可能的 调子都唱完了,诗的内容已经没有了新意。 【每点 2 分】 5. ①对比论证。将中国诗和西方诗的发展路径、中西社会开化的早晚等不同点进行对比,从而阐明 了长篇诗在中国不发达的原因。②举例论证。列举了中国圣人的处境,说明“他们根本少动作”, 从一个侧面论证了长篇诗在中国不发达的论点。③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不语怪力乱神”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等中国传统典籍中的表述,说明长篇诗与中国传统思想不合,从而论证了 长篇诗在中国不发达这一观点。【每点 2 分,论证方法 1 分,分析恰当 1 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 A.“中国没有激烈的社会冲突,缺乏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曲解文意。材料一中说“中国社会安定 极早,没有很大的内忧外患”,这不等于“没有激烈的社会冲突”,也不能理解为“缺乏悲剧产生 的社会基础”。 B.“但社会一旦安定,就需要敬天爱民的圣人”于文无据。材料一中只提到“中国儒家所崇拜的圣 人如二帝三王……敬天爱民之外,不必别有所为”。 D.选项因果倒置,根据材料二“然而本土形式的花开到极盛,必归于衰谢,那是一切生命的规律, 而两个文化波轮由扩大而接触而交织,以致新的异国形式必然要闯进来,也是早经历史命运注定了 的”可知,本土形式由盛到衰是自然规律,因此才会产生文化交织,闯进异国形式。 故选 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是因为与西方相比中国是一个早慧的民族,脚踏实地地过着成人的生活”曲解文意。材料一中 “中国是一个早慧的民族”,是从思想信仰角度得出的结论,并没有与西方进行比较。 故选 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不是故事”不符合实际,对名篇分析不正确,不能成为有效论据。 B.既强调故事性,又指出它们是“纪实的历史”,切合“故事从未发展成为文学的部门”的观点。 第 1 页 共 8 页 C、D 两项所举名篇均为北宋以后的作品,不能支持闻一多的观点。 故选 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朱光潜认为“中国诗则偏向抒情的一方面发展”,这是从诗的发展形式而言的。从材料一可知,朱 光潜首先提出“西方诗同时向史诗的、戏剧的和抒情的三方面发展,而中国诗则偏向抒情的一方面 发展”“长篇诗的不发达对于中国文学不能说不是一个大缺陷”的观点。接着又从“神话时代是民 族的婴儿时代。中国是一个早慧的民族,老早就把婴儿时代的思想信仰丢开,脚踏实地地过成人的 生活”“中国人民的特点,在处处能妥协……这种妥协的态度根本与悲剧的精神不合”“中国儒家 所崇拜的圣人如二帝三王,……敬天爱民之外,不必别有所为”等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 因。强调中国诗是偏向抒情诗的方向发展的,没有史诗和戏剧(或悲剧)。 而闻一多认为“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是从诗的内容方面而言的,从文中“从西周到宋, 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只是一部诗史。但是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南宋的词已经是 强弩之末。就诗本身说,连尤杨范陆和稍后的元遗山似乎都是多余的,重复的,以后的更不必提了”, 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认为诗的内容已经没有了新意,所以认为“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