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70237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87546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丁肇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扫清障碍 瞭望 缅怀 探察 探讨 检讨 彷 徨 激变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pánɡ huánɡ liào miǎn jī jiǎn xiù cuò 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探察:探听侦察;察看。 理解词义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激变:急剧变化。 整体感知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出生3个月后,父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1974年,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J粒子,并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科研人员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齐读课文第一、二段,想一想作者想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整体感知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针对这个话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勾画圈点“格物致知”的含义。 整体感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丁肇中先生提倡的“格物致知”指的是什么意思? 整体感知 实地探察,即实验。 跳读课文,借助旁批,梳理作者的论述思路。 论证思路 第一部分(1段) 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2-12段): 分析问题 (3-5段)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6-10段) 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11-12段) 分析国情及个人经验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弊端,说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 解决问题 为了充分论证观点,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引用论证) 第3段: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知”目的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引用论证) 第4段:借王阳明“格”竹苦思,结果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例论证) 第8段: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举例论证) 第4段、8段:将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例子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 文中第12段,作者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①在演讲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以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论证思路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毅力。 “眼光”、“勇气”、“毅力”三个词语层层递进,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体现了作者语言严谨的特点。 品析语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唯一”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品析语言 这是一次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演讲,如今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有何意义? 体会意义 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现实意义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比《最后一次讲演》,从场合、听众、演讲者三个角度,分析两篇文章的不同。 角度 《最后一次讲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