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72470

15自相矛盾 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271138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自相矛盾,课件,3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矛 甲骨文 盾 甲骨文 思维圆桌派 招募小记者 自相矛盾 任务一 读准节奏知事件 任务二 疏通文意探究竟 任务三 还原真相报事件 任务四 走进生活拓思维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fú 任务一 读准节奏知事件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盖、故、斯、唯、若夫……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同桌互评 读准字音。 读好停顿。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 楚人有 盾与矛者, 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鬻 誉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任务二 疏通文意探究竟 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流程: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然后交换任务。 任务二 疏通文意探究竟 同桌合作,配合默契。 根据注释,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任务二 疏通文意探究竟 任务二 疏通文意探究竟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任务二 疏通文意探究竟 可能4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坚不可摧 无坚不摧 任务二 疏通文意探究竟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故事 道理 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实事求是,不要自相矛盾。 任务二 疏通文意探究竟 任务三 还原真相报事件 完整地讲述故事。 客观地发表对此事的看法。 用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思维圆桌派》,我现在是在2000多年前楚国的街头... 任务三 还原真相报事件 作者为什么要借“矛和盾”的故事来说明道理呢? 资料一 韩非子,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人将其著述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 资料二 《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当时的统治者,同时称颂尧和舜两位圣明的君主。可是,韩非子认为,尧注重以法治国,而舜主张以德化人,这两种治国方法不可能同时推行。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极力推行法治。于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出来,以此来规劝当时的统治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自相矛盾的事情呢? 任务四 走进生活拓思维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得饶人处,且饶人。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1.搜集并阅读《韩非子》中的其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