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80808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河北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1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75299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
    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河北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K-39 Fe-56 Zn-65 Mn-55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下列元素缺少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 B.碘 C.钙 D.锌 2.如图所示某学生在配制a%的NaOH溶液时的实验操作步骤,其中完全正确的操作是 A.取固体 B.称量固体 C.量取水 D.溶解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N2 B.硫酸根离子: C.甲烷分子:CH4 D.钠原子: 4.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2为二氧化碳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与原子种类都不变 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木炭粉 加水溶解,过滤 B 鉴别Na2SO4固体和BaSO4固体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C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点燃,观察是否有水生成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A.A B.B C.C D.D 6.如图所示,t1℃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升温至t2℃。根据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KCl B.t1℃甲烧杯中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甲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7.小明同学将镁、铝、锌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个相同大小的锥形瓶中,同时加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实验装置及采集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迅速升高后又略微下降,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B.曲线B开始时几乎不变,是因为金属表面有氧化物 C.曲线C表示金属锌与稀盐酸反应时的气压变化 D.曲线A、C的交点M表示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一定相等 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促进全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大力开采矿产资源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9.食醋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下列酿醋的部分工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原料清洗 B.粉碎搅拌 C.罐内发酵 D.成品装瓶 10.“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下列生活中的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将霉变食物煮熟后食用 B.燃气泄漏时打开排风扇 C.电器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D.可用铁丝来代替保险丝 11.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自行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胎。其爆胎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数量变多 B.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质量变大 12.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氩气、氖气、氮气 B.省力杠杆:钳子、镊子、船桨 C.混合物:液氮、石油、不锈钢 D.导体:人体、大地、铝丝 1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灼烧砂糖和面粉均产生炭黑,则砂糖和面粉中都含有碳元素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则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则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