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82237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314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山海经,阿长,10课,下册,七年级
  • cover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经典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中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欲扬先抑”的内涵,明确运用“欲扬先抑”的要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利用多媒体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朗诵打好基础。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带有感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理解阿长的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平凡又普通,人物也不尽善尽美,但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阿长这个人物初看令人无奈,甚至厌烦,细读却让人回味无穷,通过此篇教学,力图让学生明白人都是复杂的,性格有多面,通过指导,力图使学生戒绝对人物的线性分析,要树立一个意识:不能用简单的好人坏人来评判人物,应从文本出发,细品人物形象,得出结论。 像《阿长与〈山海经〉》这样难度较大的作品,学生活动往往难以设计,因为篇幅长,头绪多,可资学习供鉴的东西很多,很容易搞成满堂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用主问题讨论法比较可行。针对此篇的教学,基本上是扣住感情的变化,抓住四个视角,设计主问题讨论法来进行!从不太佩服———不耐烦———一时的空前的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这是对阿长感情的变化,这时就有“少年鲁迅眼中的阿长”“中年鲁迅眼中的阿长”两个视角,在解读中,还有“学生眼中的阿长”“老师眼中的阿长”这些角度的衍生,有了这些角度才有了自我的阅读,于是设计了主问题:“阿长买《山海经》为什么会让鲁迅铭记终身呢 ”之后又把这个问题分解为几个子问题:1.你眼中的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2.鲁迅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3.买回《山海经》为什么会让少年震惊 4.少年鲁迅与中年的鲁迅对阿长的感情有无变化 此外,课前的充分预习也相当重要,收集学生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在查资料的基础上把课堂交给学生。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上学期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其中为百草园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讲故事的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用鲁迅自己的话说:“说的阔气点,她是我的保姆”,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保姆却多次在鲁迅的文章中出现,如上面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狗,猫,鼠》,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一篇专门讲长妈妈故事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从未写过文章纪念他的母亲,却把这么多的笔墨给了一个保姆,专门写了篇文章纪念她,这个长妈妈究竟有什么魅力呢?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让鲁迅无法忘怀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阿长的故事”。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2.介绍背景 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的说是“小说之最古者”)。十八卷,旧称大禹、伯益所作。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