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83845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727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学期,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①明月来相照 王维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 ③双袖龙钟泪不干 ④百般红紫斗芳菲 ⑤古来征战几人回 ⑥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注意“鬓”“帖”的书写) 2.A; 3.(1)①cuì ②rèn (2)①历 沥②泄 泻 (3)示例:冲锋陷阵机智勇敢 4.(1)示例:①爱国,关心百姓疾苦。 ②小说中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2)B 5.两首诗都抒发了主人公听闻笛声后产生的思乡之情,但相比于[甲]诗,[乙]诗的感情基调更显悲凉。 6.在末句“泠然清韵满空庭”中,“满”字妙在:①联系上下文,这个“满”字是指笛声清越,响遍整个空庭;②以动写静,表现了诗人被笛声所打动,身处空庭的孤独寂寞。 7.①推辞。 ②实现,完成。 ③担任。 ④只要。 8.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 9.怎么可以看重禄食,而轻视离开父母呢? 10.忠厚宽容,举荐人才,淡泊名利。 11.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需要在关键性的方案上做出准确判断。核武器试验时会不断出现大大小小的突发问题,需要邓稼先和他的团队随时解决。工作环境恶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12.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邓稼先在科学研究中所需具备的多种素质和能力,包括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这些素质和能力是他在面对复杂科学问题时必须具备的,体现了他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自己要求的严格。 13.末句不用感叹句而用陈述句,是因为邓稼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投入。他所说的“我不能走”,平静而坚定,表达了他对工作的执着和对责任的承担。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可以重读“我不能走”,以强调邓稼先对工作的坚定态度和决心。 14.杨绛被称为女先生,是因为她有地位、有学识。她自称“散工”,是因为她只是兼职教授,按课时计算工资,工作时间上比较自由。 15.这句话通过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杨绛对社会变革的适应比作“为自己披上一件‘隐身衣’”,形象地描绘了杨绛对社会变革的敏感和应对的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她在动荡时期的心态和自我保护意识。 16.B 17.杨绛的《老王》和本文展现了她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坦然和乐观的态度。她不仅关心社会中的小人物,还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帮助他人,如接济生活困难的青年人。她的人生哲学是坦然面对一切,不因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句话反映了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18.(1)军阀混战,祥子出城时遇上乱兵,被“抓壮丁”。后来祥子趁黑逃了出来,顺手牵回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元钱。因为他在梦话里提到了“骆驼”,被人家听了去,于是便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 (2)《骆驼祥子》的主题是为了表现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那样的黑暗社会,注定让祥子一类的老实人没有好的结局。从他的一步步堕落的经历能够看出,他所处的时代里单干户是无法找到出路的。但是“快递小哥”工作自由,收入较高,有保障。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23分) 1.(8分)请用古诗原句填空,第①题还需填写作者。 ①深林人不知, 。( 《竹里馆》) ②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⑤醉卧沙场君莫笑, 。(王翰《凉州词》) ⑥《木兰诗》中“ , ”两句用互文修辞,写出木兰爱美的女儿情态。 2.(3分)下面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你说你事务繁多,难道比得上我?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兄长你知晓事情为何这么晚! C.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D.吾射不亦精乎? 译文: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3.(6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