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86109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20328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8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文章创作背景、文体知识 2、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3、把握文章观点,体会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担当和责任,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姓:李 名:世民 庙号:太宗 年号:贞观 成就:贞观之治 名:征 谥号:文贞 成就:文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敢于直谏,“诤臣”。 人物简介: 讽谏帝王,是件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流传千古。但是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不仅没有找来杀身之祸,反而让唐太宗这样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魏征究竟做了哪些事,让唐太宗发出这样的感慨? 魏征,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为郑国公,世称“魏郑公”。他生性刚直,直言敢谏,史称“诤臣”,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竭诚以事太宗,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他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 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与魏征相关的故事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君臣相得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吸取隋炀帝覆亡的教训,励精图治,节私欲,明赏罚,听取下级的劝谏,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开创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富强的“贞观之治”。可到了贞观中期,因为边防巩固,国家安定,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兴建宫殿苑囿,广求珍宝,劳民伤财,竭诚纳谏之心日见淡薄。 此外还有畋(tián)猎频繁,颇失其度;责罚偏严,时有轻重;用人欠当,远贤近佞的问题等。魏征对此十分忧虑,在群臣齐唱赞歌时,一年连上四次奏章,《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唐太宗接到奏章后,感到很惭愧, 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 了解背景 一代良臣:敢说 一代圣主:能容 谏: 太宗: 十思: 疏: 劝谏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 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是一种奏议文体,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