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美术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086366
人美版美术鉴赏(2019)第三单元主题一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7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2901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人美
,
象征
,
教学设计
,
艺术
,
实体
,
中的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雕塑空间占有形式的差异,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材料工具、造型手法等多角度的赏析,理解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认识雕塑艺术的社会作用,增强对历史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雕塑的基础知识、圆雕与浮雕的区别。 教学难点: 1. 结合作品的创作特点和历史背景,从多角度进行美术欣赏,用美术的语言描述、分析和评价雕塑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沉浸式导入 1.代入身份 代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身份沉浸式走进课堂。 2.播放开篇视频 推开历史的大门,观看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背景以及幸存者常志强控诉视频。 3.感受情绪尝试创作 带着感受去塑造情绪或再现南京大屠杀中发生的事件,去感受那叩击灵魂的无声呐喊。 出示课题:《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二)初步感知:材质属性 1.表达创作想法 学生叙述自己创作的雕塑的含义、表现手法、情绪。 2.情绪引出雕塑的材质 手中这偏软的材料不足以表达怒火,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引出金属、石头、木头、泥... 3.感受不同材质的塑造方法 请学生带着愤怒的情绪来感受可塑性的泥,可雕可刻的木、石以及可永远保存的金属等材料的物质属性。 (三)作品赏析:多角度 1.为什么雕塑是空间中实体艺术? (1)观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群创作者吴为山的创作视频. (2)学生回答吴为山雕塑使用的艺术手法。 (3)出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一家的的雕塑,总结为什么雕塑是空间中实体艺术。 2.活动探究 (1)小组欣赏讨论完成任务一: (1.2小组完成《家破人亡》) (3.4小组完成《逃难》) (2)出示《冤魂呐喊》,提问与前两组雕塑有何不同?引出雕塑的空间占有形式。 (3)自学雕塑的空间占有形式并小组讨论完成任务二。 3.雕塑群的作用与意义 (1)表格总结引出雕塑群的纪念性功能。 (2)雕塑群整体表现核心:祈望和平。 (四)总结升华:增强对历史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关于南京大屠杀,我有话要说! 2.12秒水滴意味着什么? 3.全体起立,正式佩戴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身份牌,并一起宣誓。 (五)整理下课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三单元外国美术鉴赏试题(含答案)(2024-11-05)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6.中国古代雕塑课堂实录(2024-11-09)
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2019)第二单元 中国美术鉴赏第8课 开工开物 教案(2024-11-07)
第6课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中国古代雕塑课件(共21张PPT)(2024-11-24)
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2.3中国传统山水之《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11-0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