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88935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414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历史,高中
  • cover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先秦诸子为寻求当时社会的出路而授徒立说,使得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先秦文化,没有走上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也没有深入厌世的追求解脱之路,而是执着于对世道的实用探求。这反映出先秦文化( ) A.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伦理化倾向较为明显 C.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D.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 2.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人文主义,代表性论述如“泛爱众,而亲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据此可知,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 ) A.关注个体在社会的价值作用 B.强调社会中个人的道德自律 C.促使儒学逐步上升为法律 D.凸显人性与统治关系的融洽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作品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A.《离骚》———《诗经》 B.《西风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战争与和平》———《唐璜》 D.《巴黎圣母院》———《红与黑》 4.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的文学体裁是( ) A.四言诗 B.楚辞 C.赋 D.词 5.《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这体现了 A.理是万物的本原 B.知行合一的主张 C.工商皆本的观念 D.经世致用的思想 6.在中华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无论宗派流派如何众多歧异,都能经过一代又一代思想家的努力,兼综和合、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化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下列最能体现中华文明这一特点是( ) A.儒家思想的诞生 B.尊崇儒术的提出 C.理学体系的形成 D.百家争鸣的出现 7.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下列对端午节的分析最全面的是 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在文学上创造出诗歌体裁“楚辞” B.屈原的诗歌被译成许多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C.屈原热爱祖国,具有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爱民精神,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 D.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和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 8.春秋战国时期,孝已从西周初尊祖敬宗的“追孝”发展到孔子所谓的精神上的“孝敬”,从“孝友”发展为儒家的“孝悌”,从“孝死”进而发展为“孝生”。这一变化的外在条件是( ) A.宗法大家庭的逐渐解体 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9.“黄(宗羲)氏之说,从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不侔:不相等、不等同)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这一评价( ) A.具有辩证法精神,是正确的 B.用现代标准评价古人有些苛刻 C.用阶级分析方法,是合理的 D.强调民本,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10.古代朝鲜“谓伏鸡曰抱”,“抱”的字义为“鸟伏卵”。如表摘录了部分中华典籍中对“抱”上述字义的运用。由此可知( ) 记载 文献 花尽叶长蚕又抱,子规啼未了 《谒金门》 凡蚕用浴法,唯嘉、湖两郡直待清明抱产 《天工开物·乃服·蚕浴》 A.朝鲜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源共祖 B.汉字文化起源于朝鲜 C.古朝鲜人具有很高的汉文造诣 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11.西周初年面临着如何巩固统治的问题。周公旦在代表王室封其弟康叔于卫时说:“天提(威)柴(非)忧(诚、信),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安)。往尽乃心,无康好豫,乃其民。”周公的主张体现了( ) A.血缘分封的宗族观念 B.选贤任能的传统美德 C.天人感应的神权思想 D.敬天保民的人本思想 12.唐诗节选。 作者 诗句 杨炯 匈奴今未灭,画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